、阿里、宜信等涉足互联网金融的企业进行座谈,听取意见。
多头监管如何分工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此前成立的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可能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尽管同属自律组织,但相较于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互联网金融协会的级别更高。
2014年3月26日,筹备多时的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该专委会由央行下属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并发起,其会员单位涉及银行、券商、综合性金融集团、互联网公司、支付清算、P2P借贷平台等多个领域的75家机构。
该专委会的阵容相当“豪华”,不仅涉及多个领域和行业,其主任单位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主任委员为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此外,还有腾讯、阿里等互联网金融巨头的加入。
然而,从此次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邀请的发起人来看,两个自律组织的会员高度重合,而在职能方面,两个协会也均是致力于引导行业自律与发展。未来这两个同属央行的自律协会如何分工,目前还尚不清楚。
事实上,除了这两个由央行牵头的自律协会之外,这几年,各个地方监管部门牵头或者民间自发组织成立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并不在少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在多个协会都是核心会员。
例如,2011年在北京成立的中国小额信贷服务中介机构联席会、2012年在上海成立的网络信贷服务业企业联盟,以及2013年9月在北京成立的中关村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今年初,北京市金融局牵头筹备成立的P2P网贷协会等。
此外,在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分工方面,有消息人士向本报表示,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办法的出台,监管职责分工将进一步明确,初步确定为:银监会负责监管P2P行业,众筹由证监会监管,央行则负责第三方支付的监管。
一位参与多个自律协会的互联网金融人士表示,互联网金融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有更多的自律组织和监管部门参与规范行业是好事,日后随着监管政策和方向的逐渐明晰自然会有一个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