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立足长远,整合资源。针对新农村建设涉及资金量大、渠道多、范围广、部门多等问题,街道财政所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围绕新农村建设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及时转换职能,主动协调好部门利益,将各类支农扶农资金进行整合,实行集中投入,着力解决群众当前最急需基础设施,扶持产业发展,积极做好财政改革的服务工作,确保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
二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谋划好乡镇、村的公共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选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因地制宜,分类扶持,不同村组解决不同的突出问题,不搞“一刀切”,惠及农民,补助到村,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维护农民权益,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三是规范管理,提高效益。强化“村账街管”,从源头上规范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对村级所有收入和各方面下拨的涉农资金支出实行乡镇直达或报账制;严格票据账簿管理,村级核算统一使用区财政发放的账、据、表、簿,规范收支运行程序,加强财务公开监督,定期公开村级财务收支、固定资产、债权债务情况,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巩固税改成果,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