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国土资源工作主要进展
一是坚决贯彻中央部署,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2003年全国共发现各类土地违法行为17.8万件包括历年隐漏的7.5万件,立案查处12.8万件,并公布了一批典型案件。全国共清理出各类开发区园区6015个,开发区规划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对违规设立的开发区正在进行撤销、处理。通过治理整顿,基本刹住了乱设开发区的“圈地”之风,初步遏制了违法批地、滥占耕地的势头。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行为进一步规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占有偿用地的比例由2002年的15%提高到33%。
二是加强资源供应管理,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为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建设用地及时审批。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过度投资行业严格按产业政策要求进行土地审批。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管理。开展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启动了全国土地市场网,加强了土地市场动态分析。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动态监测、石油可持续供给战略研究、矿产资源可供性论证与全球战略研究都取得重要成果,发布了《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
三是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进一步强化矿产资源管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确保了二期工程按期蓄水和安全运行。成功预报地质灾害698起,避免近3万人的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整顿治理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管理秩序,各地查处非法勘查开采、非法转让矿权行为2万多起。
四是依靠科技进步,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取得新进展。基础地质研究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能源矿产、大宗紧缺固体矿产调查和危机矿山外围勘查得到加强。农业地质调查在17个重要粮食产区省份迅速推进。基本完成耕地后备资源和坡耕地调查。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得到应用。初步建立了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五是海洋管理取得新的进展,测绘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实施海域使用管理法律法规,海洋调查、规划、管理、保护与权益维护等各项工作得到加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不断推进,测绘市场统一管理力度加大,测绘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和措施
当前,国土资源形势严峻,一些重要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下降,违法征地、滥占耕地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乱采滥挖矿产资源现象时有发生。我们一定要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保持治理整顿的高压态势。以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为重点,坚决遏止滥占耕地的势头。要把清理拖欠、截留和挪用征地补偿安置费作为重要内容,从严执法,公开查处土地违法案件。抓紧建立强化土地管理的长效机制。全面落实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规范国有土地协议出让行为。深入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专项整顿。加大对优势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力度。规范培育矿权市场,改善商业性矿产勘查开发投资环境。
二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加强建设用地审批后的监管,认真督促落实非农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制度。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大检查,坚持按规划、计划管理用地,从严审批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审批建设征地。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加强土地整理复垦。
三是认真组织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加强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努力拓展研究服务领域。加强为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服务的资源调查评价。加强油气、地下水和重要金属等矿产的战略调查。进一步做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
四是推进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全面实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继续做好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突出汛期和重点地区,全面落实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的各项制度。
五是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失地失业问题,坚决防范和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行为。认真做好涉及国土资源问题的信访工作,加强有关权益纠纷调处。
六是努力做好海洋和测绘工作。认真贯彻实施海洋经济规划,整顿和规范海洋开发秩序,加大海洋环保力度,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加强测绘发展战略研究,大力推进信息化测绘体系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工程建设,加强测绘市场监督管理。
为做好以上工作,我们将采取以下五项措施:一是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加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有效调控建设用地供应、优势矿产资源开发的总量和结构。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用地和盲目圈占土地。同时,对符合法律、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合理用地需求特别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用地,努力提供规范、高效、优质服务。二是加强立法工作。做好《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的修改论证工作,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三是推进信息化和国际合作。支持矿产资源“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四是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积极稳妥地推进省以下国土资源系统垂直管理。继续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深化地勘队伍改革,完善中国地质调查局。五是深化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全面落实行政为民措施,加强全系统党风政风建设,形成政令畅通、严格执法、优质服务、勤政廉政的良好行风。
二〇〇四年三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