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该厅今年实施的25项改革任务进展顺利,其中,落实“中央和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的改革任务”共11项;落实“省委、省政府统一推进的改革任务”共6项;该厅自行推进的改革任务共8项。与此同时,该厅细化分解后的737项工作任务中,按期推进710项,占96%。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按照“山西改革决不能落后”的要求,深化国土资源改革,制订工作方案,部署了土地、矿产资源、地质环境和行政审批4大块25项改革任务。今年的3月21日,该厅印发了《关于开展“责任落实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将25项改革任务落实到具体处室单位,明确责任主体,完成时限,同时每项改革都印发了实施方案,并多次召开会议抓推进、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山西厅提出的“多占未利用地、低丘缓坡地,少占或不占耕地”理念和山西省开发区布局等重大工作思路,被山西省、市各级单位接受认可,正在凝聚成为社会共识。特别是山西省开发区的布局面积上,山西省政府下发了文件,确定了各市、县开发区布局原则,为全省的节约集约用地画下了“硬杠杆”。
在土地管理方面,山西厅开展了统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土地征收、不动产统一登记、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改进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审查、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土地二级市场、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人地挂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闲置凋敝宅基地整治盘活利用、重度盐碱未利用地规划为建设用地、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等改革。半年多来,国土资源部批复了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规划空间能够有效保障“十三五”期间全省发展用地需求。山西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山西省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方案,细化了落实补充耕地责任、完善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多元投入、指标公开有偿交易等措施,形成了山西特色。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全省划定4892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率为84.98%。山西省政府印发了加强土地批后监管、开发区节约用地两份重要文件,进一步健全了节约用地制度体系。制定了人地挂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闲置凋敝宅基地整治盘活利用试点方案。2016年发现的455宗闲置土地处置率达到89.2%。改进了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查,提高了审批效率,报批用地3万亩、供地5.5万亩,完成国土资源收益288亿元。出台了解决当前不动产统一登记若干问题的操作规范,基本解决了80%以上的历史遗留难题,开展了“示范窗口”创建活动,4个市颁发了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权证书。
在矿业管理方面,围绕“减煤增气”、“绿色矿山”两大战略,山西厅统筹煤层气审批委托、矿业权出让、权益金制度、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审批委托4项改革。国家把山西省列为矿业权管理改革试点省份,成为全国改革的试验田,国土资源部批复了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煤层气资源勘查开发规划。落实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关于地质勘查要有“大动静”的指示,加快煤层气勘查开发步伐,实施沁水煤田榆社-武乡煤层气页岩气勘查项目,发现了超大型煤层气页岩气田。煤层气审批委托1年来,“153”计划落实到位。同时,山西厅实施了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2项重大制度,推进找矿突破、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管理法治化3项重大行动,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走在全国前列,矿政管理正在形成新的山西模式。
在地质环境管理方面,山西厅于3月21日部署了开展深入推进矿业权审批编制方案评审“三合一”、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机制2项改革任务。上半年,山西厅及时研究制定了解决矿业权与各类自然保护区重叠问题的政策措施,开展了59个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三合一”、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机制创新、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及应急平台、地质灾害隐患详查、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地质灾害防治“平战结合”技术支撑体系建设5方面重大改革与2项重大工作,完善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机制,全力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地质环境管理基础得到了加强。
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山西厅围绕营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制订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方案,明确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授权审批处直接行使18项行政职权,按照“先调职能、再定人员、优化审批、交接到位”的思路,明确审批事项全部进驻省政务服务中心,实现统一归口、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