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10日召开的全国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获悉,全国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正在积极推进。目前,各地自查自纠工作已基本结束,整改工作正在全面展开,部分省已上报汇总统计数据。检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通过开展检查,各地基本农田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查处了一批乱占滥用基本农田的行为,同时基本农田保护基础工作得到加强。
检查工作自今年2月正式启动以来,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5月上旬召开各省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对检查工作进行了明确部署。同时,统一组织开发了基本农田统计软件,对统计的使用进行培训和指导,及时解答各地在检查中遇到的难题,推动各地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全面开展。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于8月初派出6个督查组,对12个省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进行了督查,督查中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初步摸清了基本农田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督查组还对举报的36个违法占用基本农田案件进行了解、核实,目前已有17个案件有了反馈结果。检查办还直接参与了几起大要案的查处和督办工作。为指导解决各地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发现的主要问题,检查办从工作初期就开始考虑起草《关于基本农田保护中有关问题的整改意见》。检查办先后派员赴广东等5个省进行实地调研,在督查前形成了《整改意见》,并在督查中进一步征求地方意见。在这次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之前,检查办又就《整改意见》征求了部有关司局的意见。
各地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整体推进顺利。多数省份高度重视,希望通过开展检查工作查清查实基本农田的家底,进一步严格管理。各地公开查处了一批违法占用基本农田的案件。
同时,各地抓紧完善了基本农田保护基础性工作,将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落实到了图、地块、村组和农户。不少地方完成了市、县、乡、村组四级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的签订,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台账。各地在交通沿线、城镇周边以及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地区设立了保护牌,对原有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卡、册、簿等基础性资料进行了更新与补充,完善了基本农田保护档案。
督查也发现,各地检查工作进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工作细致扎实,有的地方重视不够,认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落后”,检查工作存在走过场的现象。目前已进入基本农田保护检查统计预报阶段,但还有相当多的省份重视不够,没有及时预报,很可能会影响统计数字的准确和整个检查工作的质量。
据介绍,下一步,12个省要按照督查组提出的整改意见继续深入整改。检查办将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对没有督查的其他省份进行指导,以在全国范围内搞好整改工作。9月中旬,检查办将对督查的12个省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在全国范围内通报,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在做好整改工作的同时,抓紧开展验收和总结工作,验收工作由各省份自行安排。各地要在9月下旬前完成统计数据的预报。对统计数据明显不实的,要退回并重新调查,根据实地调查后得到的数据重新填报统计表格。对没有按要求完成统计数据上报及上报的数据明显不实的省份,将提出通报批评。10月,两部将组织人员对部分省份进行抽查。各地要在10月底完成检查工作。检查工作基本结束后,检查办将起草报国务院的工作报告,全面汇报这次检查取得的成效,分析全国基本农田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基本农田保护长效机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