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商业养老保险

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随班就读基地学校将达50所

  昨日,市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日前由佛山市教育局等7部门正式印发的《佛山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作为我市未来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纲领性政策文件,《计划》提出,到2020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98%以上,每个区建成3~5所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园,义务教育随班就读基地学校50所左右。

  关注学生发展需求

  优化特教资源配置

  自2014年以来,通过实施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佛山特殊教育多项指标走在全省全国前列。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特殊改革试验区。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邓锐昌表示,《计划》围绕增强资源供给、完善特教体系、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师资建设、构建多元协同服务机制、深化课程改革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的措施。

  目前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共7所,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12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53个,随班就读基地学校34所,特殊教育支援服务中心6个,全市在册残疾学生共2851人。《计划》提出,到2020年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98%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规模显著扩大。每个区建成3~5所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园,全市义务教育随班就读基地学校50所左右。从事特殊教育的专任教师持证率达100%,市、区配备1名以上专职或兼职特殊教育教研员。

  结合目前特殊教育资源状况,《计划》提出要科学测算残疾儿童少年未来5年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需求情况,将特殊教育各阶段入学需求纳入各区未来5年专项规划。同时,根据残疾学生个性化情况,优化特教资源配置,明确随班就读、特殊学校和送教上门分类安置,优先推进融合教育。

  特殊专任教师

  实行全员持证上岗

  值得一提的是,《计划》 涵盖残疾儿童少年全阶段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建立卫生、教育、残联、民政等多部门的信息交互平台,落实“一人一案”,完善特殊学校、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送教上门等多层次入学安置体系;鼓励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实行高中阶段随班就读等。

  《计划》还首次提出要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特殊教育学校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及多重残疾学生,按不低于普通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10倍拨付经费; 对特殊教育学校盲聋哑学生,按不低于普通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8倍拨付经费;对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残疾人托养机构附设特教班、送教上门及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按不低于普通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5倍且每年不低于6000元的标准拨付经费。

  在师资方面,《计划》提出,特殊专任教师实行全员持证上岗,将特殊教师队伍建设统筹纳入全市基础教育强师工程。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随班就读教师、巡回指导教师、资源教师等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实施全员培训。提升教职工福利待遇,增加特殊教育学校中、高级教师职称比重等。

  《计划》提出,将全面提升佛山特殊教育质量,据悉,未来佛山还将加大特殊教育支援服务中心建设力度,为我市特殊学前融合教育及特殊中职融合教育提供指导和支持服务,引入“平台+教育”的模式,为残疾学生提供适切、个别化特殊教育远程教育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