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由市委宣传部、南海区文体局、三山新城管委会指导,碧桂园广佛上城·碧+文化产业园主办的佛山首届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峰会暨碧+文化产业园启动会在南海举行。同时佛山版“星光大道”的最终命名“鸣星廊桥”在现场揭晓。
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致力于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消费增长新引擎、城市形象新名片。“目标到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年均增长10%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0%以上。未来我们将更加专注于影视产业、创意设计、数字内容生产、电竞产业等领域,并重点支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甘绮霞表示。
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部分,佛山正在大力推动南方影视中心建设。碧桂园在佛山南海三山新城规划打造碧桂园集团首个文化产业园——碧+文化产业园。据了解,该项目同时也是前不久闭幕的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系列项目“凤鸣星光空间”的落地点,将在园区内的滨水景观桥上打造一条由众多明星手印汇成的佛山版“星光大道”,周边辅以明星墙、影视文化主题艺术雕塑等,为广佛市民带来佛山首个影视主题城市景观。
为体现佛山特色,这条“星光大道”在广泛征名后最终定为“鸣星廊桥”。会上,还举行了“鸣星廊桥”落户授牌。预计今年底,吴京、成龙、杨千嬅、林志玲、黄晓明等一大批人气影星的手印将可在这条“鸣星廊桥”上看到。
佛山首届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峰会邀请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穗港澳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光南,文化产业研究领域学者中国传媒大学人文社科学部学部长李怀亮,上海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博导赵健等现场解读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为佛山文化产业发展支招。
李怀亮介绍,近年来我国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在文化创意产业上的应用出现爆发式增长,例如AI人工智能、AR、VR、物联网、全息影像、3D打印等,《“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数字创意产业”纳入其中,文化部出台了首个专门针对数字文化产业的指导文件,中国已经逐步建立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和生产体系。
“佛山在制造技术和创新意识上基础很好,现在又有一些好的文化产业园区,这些都是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肥沃土壤。佛山可以充分利用在大湾区中的优势地位,同时借力深厚的岭南文化,通过数字+岭南文化、数字文化服务方式创新等多种渠道,使佛山在珠三角乃至全国的数字文化产业上脱颖而出。”赵健建议。
广佛上城项目总经理白彬表示,碧+文化产业园正是瞄准了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将聚焦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凤鸣文化共生众创空间、数字艺术中心和影视孵化中心,构建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生态区。
据悉,目前园区已联合广州美术学院、集美集团共建数字艺术中心,引入碧桂园文化产业板块子公司盛博林、凤鸣等龙头企业,携手国艺影视城及佛山传媒集团合力打造影视孵化中心,搭建产学研用贸立体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