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督促考核,推动上海等9个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城市积极探索,先行先试。 总体来看,试点已经取得预期成效。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在3月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表示。
作为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的评估专家,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商贸处副处长、研究员陈丽芬全程参与了这一工作。她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试点城市总结出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充当了全国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为全国流通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同时,陈丽芬也指出,内贸流通体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今后的发展中,需加强试点工作总结,进一步统筹联动,破除内贸流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既要复制推广创新举措,也要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进一步深化改革。 她说。
结合实际复制推广
孙继文在发布会上表示,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开展一年以来,各试点城市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创新流通发展机制,推动流通降本增效;二是加强立法与市场监管,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增加流通基础设施供给,便利居民消费;四是加快 放管服 改革,改善企业创业创新环境。
改革的成果有目共睹:试点企业物流车辆周转效率提高20%以上,物流成本平均下降30%左右;试点城市部分传统商圈销售额逆势增长,增幅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出台了第一部地方综合性流通法规,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了商品流通的有关基本制度;已经建成的公益性菜市场的蔬菜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试点城市普遍建立了内贸流通行政管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等。
孙继文透露,目前,商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评估各地试点工作成果,拟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供其他地区学习借鉴,进一步深化内贸流通体制改革,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 各试点城市落实四大改革任务,并根据城市的基础和特色,有明确的改革主题,各有侧重。 陈丽芬指出,例如,上海市是创建统一高效的流通管理体制,广州市探索传统商业转型升级,厦门市提升消费品质,义乌市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陈丽芬提醒称,经验的复制推广要注意地方的适用性,其他地方在复制的时候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不要生搬硬套。
加强协作破除障碍
虽然当前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陈丽芬同时指出,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还有很多困难和障碍,不可能一蹴而就。
陈丽芬告诉记者,内贸流通改革涉及面广,需要协调的部门多,自下而上的体制改革难度大。例如,试点城市在推进综合执法改革时发现上下管理体制不对应、执法监管程序规范不统一、上下工作机制对接不顺畅等问题。还有个别部门主体参与意识不强,职责定位和权责边界不清。此外,在当前的工作中,制度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商务诚信体系建设迫切需要与信用立法有效衔接,保障企业商业秘密和信息安全。 内贸流通改革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统筹联动,加强国家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政策制度,破除内贸流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陈丽芬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