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景山重疾险

2016武汉金融十件大事

一、金融“十三五”规划发布 战略合作全面开启

9月2日,《武汉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提出到2020年末,武汉将建成中部区域金融中心、建成全国性科技金融中心、建成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7月,我市与国开行湖北省分行正式签署《2016年度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将充分发挥国开行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在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关键时期的作用和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的价值提升。11月15日,市政府与长江证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资本市场建设、金融创新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加快推进武汉资本市场发展。

二、科技金改实施意见出台 多项改革全面突破

9月12日,《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作为我市自主开展科技金融改革的方案,起到了引领武汉城市圈金融改革创新的示范作用。今年我市科技金改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多项工作取得实质进展。科技型企业境外人民币借款和发行人民币债券业务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先行开展、全面放开。10月28日,武汉金融改革创新促进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武汉金融改革创新网正式上线运营。

三、投贷联动试点获批 创新业务助力科技企业

4月15日,东湖高新区和汉口银行成为全国首批投贷联动试点地区和试点银行。我市投贷联动启动暨首批贷款发放仪式于8月31日在东湖高新区举行,三家科创企业获得总额达1.15亿元的投贷联动资金支持。10月30日,《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试点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意见》印发,创建政银风险分担机制,降低投贷联动贷款风险。11月22日,汉口银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获金融许可证,成为全省首家持牌经营的科技金融专营机构。

四、存贷款规模首破2万亿大关 支持实体经济再加力度

继今年年初武汉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后,8月,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也突破2万亿元。今年以来,我市存贷款连续保持20%左右的增长,创近几年的新高,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增幅列第一。与我市合作的城市发展基金合作总规模约4000亿元,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我市城市基础设施、三旧改造、保障房建设、土地储备等领域,今年底基金落地总规模达到300亿元以上。

五、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全部落户 湖北首家民营银行获批筹建

5月18日,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恒丰银行武汉分行的筹建工作。随着恒丰银行武汉分行的正式批筹,我市成为全国第6个聚集了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城市,我市银行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成熟完善。12月6日,中国银监会同意筹建武汉众邦银行。武汉众邦银行成为全国第11家、我市首家获批筹建的民营银行,开创了我市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并设立银行的先河,为我市金融业全面改革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迈出了民间资本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实现银行差异化发展战略里程碑式的第一步。

六、上市企业数量创历史之最 创新型要素市场特色鲜明

今年我市上市工作厚积薄发,全年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10家,创造了上市企业数量的历史最好成绩。其中,梦工坊技术公司为我市首家在澳大利亚国家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企业,武汉塞力斯医疗科技公司为时隔6年后我市又一家在主板上市企业。10月28日,武汉票据交易中心正式上线运营,是全国第二家获批、首家上线运营的区域性票据交易中心。11月29日,华中药品交易中心正式上线,是华中地区首个面向全国提供阳光化医药交易的B2B平台。

七、保险示范区建设效果凸显 各区推进先行先试

作为保监会确定的8个试点城市之一,武汉市税优健康险于今年4月全面启动。保险机构纷纷看好武汉市场,富德财产保险湖北省分公司在汉开业。硚口区于11月挂牌成立健康保险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区内医疗资源丰富、医疗品牌集聚、医技人才众多和产业基础厚实等优势。武昌区积极谋划探索华中金融城保险示范区建设可行性方案,努力在丰富和健全保险市场体系等方面先行先试。

八、金融助力精准扶贫 抗洪救灾全力保障

我市今年先后印发了《武汉市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办法》、《武汉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信用评分实施办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认定标准及流程》等措施,成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并列出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全面展开。在今年罕见的暴雨洪涝灾害中,我市金融系统积极做好抗洪救灾恢复生产金融服务工作,确保金融服务及时跟进,武汉地区银行机构为灾后重建提供贷款超过10亿元,保险公司累计为灾区支付赔款1.44亿元,全市金融系统为灾区义捐近500万元。

九、 处非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防范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以来,市处非办坚持“打早打小”原则,继续对全市风险企业组织集中排查,对处于苗头时期、涉众范围较小的涉嫌非法集资企业主动介入、有序处置,及时有效化解倾向性和苗头性风险,最大限度减少投资人损失。我市充分运用各种传播渠道,密集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活动,我市的经验做法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处非宣传教育讲师团已深入全市14个区55个街道、社区举办了55场宣讲活动,吸引超过4000人参加;全天在武汉电视台7个频道、地铁站及电影院线全覆盖播出处非公益广告;运营“武汉处非”官方微信号,每2天推送一次处非相关金融知识、案例、法律法规和工作动态;在全市重要路段、商业区及所有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滚动播放防范非法集资风险提示信息。

十、全国首发科技金融指数 搭建平台借智借力

11月22日,市金融工作局与普华永道合作,发布全国首个科技金融指数——“武汉科技金融指数”,提升武汉科技金融在全国的影响力和显示度。3月5日,市金融工作局与湖北经济学院签订政校合作协议,武汉区域金融发展研究院挂牌,将为武汉打造区域金融中心输送更多优质金融人才,贡献更多智力成果。3月18日,零壹财经华中新金融研究院在汉成立,为传统金融机构的创新和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学术支持和交流平台。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