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形成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5个产值超千亿元的支柱产业……根据《长沙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到2015年,长沙将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副市长、民盟湖南省委副主委何寄华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围绕“创新型城市的规划和发展”的热点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缺乏资源优势的一座城市实现跨越引领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如何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何寄华认为,要进行各类创新资源的摸底,分类建立相应创新平台;要研究制定创新城市建设的规划、路径和方案;开展各类创新单位的创建工作。
何寄华还建议,要着力构建创新体系,建设一大批有核心竞争力、有市场潜力、面向国际市场的创新型的产业群体、企业集群,包括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等一系列的创新产业和创新企业群。
去年,长沙获评国家首批“公交都市”建设试点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指这座城市方方面面都要有创新的理念和亮点。创建公交都市,是长沙创新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何寄华说。近年来,长沙不断优化公交线网,5年来共填补公交空白路段200余公里,目前,长沙公交线网已覆盖城市建成区、长沙县及望城区50%以上区域,二环内80%的区域实现了步行500米即可进入公交系统。
“‘公交都市’是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战略,已成为全球大都市的发展方向。”何寄华说,长沙的城市公共交通正向农村延伸,新能源汽车在应用和推广方面有了一定的探索,公交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城市道路改造得到了加强,这些都为发展“公交都市”创造了条件。
下一步,长沙要按照综合交通枢纽型城市的要求,一方面加快地铁建设和投入使用;另一方面,要加大公交车辆线路的优化布局,加快公共交通运营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