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波浪式曲线留下的年轮,往往隐含了全球经济变化的关联信息。上半年,长沙经济运行基本走势与中国经济基本运行轨迹趋同,同时不乏引人关注的焦点和区域性亮点。譬如,全球工程机械市场急速下行,对以工程机械为支柱产业的长沙是否构成重大影响依靠市场推动的消费,是否能接棒投资成为未来拉动长沙经济发展的主力昨日召开的市政府经济形势分析会,对相关问题作出解答。
星辰在线—长沙新闻网7月6日讯描述经济基本走势往往需要数据说话,长沙经济运行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对长沙经济总量贡献最多的是第二产业,其次为第三产业;在实现增加值增幅排名中,第三产业位居榜首,第二产业居次。
第三产业贡献率直追第二产业
据初步统计,长沙市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工业亮点颇多。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幅高于GDP增速;在纳入统计的37个工业行业中,有20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超过20%,总量位列前10的行业,有8个行业增速在20%以上。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工程机械等支柱产业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型,以及新兴产业量变的加速,实现了平稳对接。经过多年的扶植和培育,电子信息设备、汽车制造等产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稳健提升。据初步统计,上半年,增长贡献率超过10%的5个行业拉动长沙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近10%,对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
增速位居三大产业之首的第三产业,对长沙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直追第二产业。从产业结构来看,房地产、金融、营利和非营利性服务业的稳健增长,为长沙第三产业增长提供了多点支撑。
金银珠宝零售增幅最大
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这匹“主力马车”虽然主角地位不变,但是戏份已有所不同。初步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民间投资“一股独大”的势头,其占总投资的比重接近七成,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七成。
消费作为“三驾马车”的第二主力,表现同样可圈可点。据初步统计,上半年,八大类居民消费品零售额排名中,总量位列前茅的是汽车类商品,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此外,兼具消费和投资双重身份的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幅高居八大类消费品之首。值得一提的是,长沙在实现消费增长超过GDP增幅的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有所回落,这对消费者是一大福音。据初步统计,上半年,长沙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且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处于较低的水平。
保障改善民生等支出近200亿
长沙财政总收入首次半年破500亿元
星辰在线—长沙新闻网7月6日讯上半年,全市财政收入实现历史性跨越,财政总收入首次半年突破500亿元大关,达501.06亿元,接近2010年全年511.28亿元的完成数。全市各级各部门财税收入“双过半”任务均超额完成。
从全省看,长沙市财政收入占比较大,贡献明显。1-6月,全省完成财政总收入1812.28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97.87亿元。长沙市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占全省的27.65%、28.04%。全市财政总收入同口径增长实现走在前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从中部看,1-6月,长沙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三,低于武汉、郑州,高于合肥、南昌、太原;同口径增幅居第二位。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7.73亿元,为年度预算的52.33%,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及重点项目的支出达194.77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7.69%。
按照“六个走在前列”活动开展要求,长沙将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模式,重点支持各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生态环保项目建设,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进一步落实健全保障制度,让全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同时,严格支出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强化“三公经费”预算执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