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均衡布点,根据片区人口密集度和服务半径设置,以满足中低消费者要求和解决困难人员就业;二是突出特色,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对夜市街整体提升;三是周边评估,结合控规,考虑与周边用地关系,避免造成相互不利影响;四是交通顺畅,车位充足,考虑交通出入的通达性和便利性,同时留有充足的用地或停车设施满足车位停放的要求。
各大特色夜市将困难群体就业岗位数量纳入招标评选条件,并采取摊车安置、摊点优惠、岗位安排等形式,实现预期的困难群体就业安置工作目标。目前,全市在落实失业、家庭困难人员就业安置的人员已近3000人。
海垦花园夜市建设,一方面满足周边近8万人口的饮食、娱乐等需求,丰富周边居民群众的夜间生活,另一方面为海垦辖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共有铺面和摊位近230个,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管理方拿出30%摊位提供给困难群众、下岗职工再就业,帮助200多人解决就业。
海大南门夜市管理方负责人林志涛告诉,该夜市扩建改造后容纳200多个摊位,提供近600个就业岗位,不仅为市民就餐和出行带来便利,同时也为本地低收入群体提供广泛就业平台。
构建管理平台严控食品安全
“目前食药监部门正在构建的海口市夜市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将运用计算机网络、物联网、通讯信息等技术,结合夜市监管部门的实际工作需求,实现夜市食品安全实时、动态和科学管理,规范监督执法行为,提高夜市食品监督管理工作效率等。”市夜市发展联合会秘书长詹夏莉介绍说,这个信息管理平台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生产企业、夜市业主、夜市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对划定区域和确定时段以内夜市从业人员的食品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对夜市从业人员进行免费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督促他们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据了解,这个信息管理平台将通过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的夜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及时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一方面帮助夜市从业人员建立电子台账,让夜市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化,并将夜市从业人员纳入年度食品安全抽样检验计划,对消费者反映较多和消费量大的食品重点抽样检验,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样检验结果。另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有效解决行政执法人员与管理相对人不对称等问题,监管效能将得到大幅改善,从而为保障食品安全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方便查阅,满足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知情权的需求,为群众服务的能力也得到提升。另外,运用海口夜市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将使得各级监管部门在夜市食品安全监管的过程中,环环相扣、层层把关,让夜市食品安全监管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学习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发展
“台湾夜市久负盛名,融汇了传承历史、保持传统、坚持特色等特点,我们去台湾考察调研后,吸收了台湾各大夜市的经验和做法,再根据海口每个区的实际情况来规划设计。”詹夏莉和许多工作人员一起参与并见证了海口夜市发生的巨大变化,“海口夜市要做到独具特色也要立足本土,做精做特,打出特色品牌,外面的经验不可直接移植,因地制宜的变化和调整才能让现在的海口夜市得以成功运营。”
此前,为充分学习借鉴先进省市成功的夜市经营、管理经验和模式,海口市先后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分两批前往台湾学习夜市建设、经营、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并派出考察组前往杭州、南京、舟山等经济发达城市进行考察和学习。
“摊贩经营方便、管理有序、卫生干净是海口夜市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各个夜市则要各具特色。”台湾著名建筑规划设计师许正章说,例如海大南门夜市之前灯光暗淡,地方也很拥挤,如今借鉴台湾宁夏夜市的经验做法,从下午5点半至凌晨2点实施封路运营,形成夜市步行街,“目前成为新热点的海垦花园夜市,周边有八九万的常住人口,整个夜市设置了顶棚,功能上增加演艺广场、游乐设施等,希望打造为常态的消费环境。”
市夜市发展联合会会长蒋德喜说,目前海口加快推进《海口市夜市管理规范》立法工作,实现规范建设、依规管理。市夜市发展联合会将强化夜市的内部管理,为市民游客营造放心舒适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