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商务风生水起。
外贸工作继续领跑全国,出口总额2766.2亿美元,增长1.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4.0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比重不断上升,达到12.15%,出口增速连续第三年领跑东部沿海,浙江是东部九省市中唯一一个以美元和人民币计价均实现正增长的省份。
外资工作顺利达成目标,2015年浙江省实际利用外资完成了107.6%,其中制造业合同外资102.5亿美元,实际外资71.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6%和27%,为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起到积极作用。
一带一路 建设在浙江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2015年浙江省经备案、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760家,对外直接投资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了139.88亿美元,同比增长1.4倍。
社零方面,克服重重困难,2015年1~11月,浙江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46亿元,同比增长8.7%。
服务贸易方面,整体发展平稳,2015年浙江省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42.16亿美元,同比增长16.05%。
电商工作继续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全年浙江省网络零售额和居民网络消费额分别达7610.6亿元和4012.3亿元,同比增长48.3%和39.4%,网络零售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值达38%,远高于全国约15%的水平。
开发区工作方面,创建了10个省级国际产业合作园,加上国家级的中意生态园,形成了1+10国际产业合作园体系。
浙江省各地市都为2015浙江商务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期特推出杭州、宁波、衢州、余姚、嘉善等地商务工作盘点,总结经验,提炼模式,借此推动浙江商务提质升级,进而为浙江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2015中央经济会议指出,要继续抓好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推进外贸优进优出、积极利用外资、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快自贸区及投资协定谈判、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要改善利用外资环境,高度重视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高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对内外资企业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要抓好 一带一路 建设落实。杭州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线上的排头兵,2015年成功创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6年又将举办G20峰会。商务工作做得怎么样呢,让我们来看一下。
数读杭州商务
◆对外贸易,杭州市外贸出口总额444.65亿美元,同比增长3.98%。◆商贸流通,1~11月,社零消费总额4145.85亿元,增长8.8%。其中,批零业实现零售额3702.5亿元,同比增长9.0%;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43.4亿元,同比增长7.0%。◆利用外资,实际到资71.13亿美元,同比增长12.28%,完成年度目标的103.83%。◆境外投资,境外企业中方投资额26.49亿美元,同比增长143.92%,完成年度目标的331.13%。◆服务外包,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51.94亿美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5.42%,同比增长26.68%,占全省总额的73.19%。◆网络零售,实现网络零售额2679.83亿元,同比增长42.57%,位列全省第一。◆跨境电商,1~11月实现跨境电商出口19.79亿美元,进口10.63亿美元;各跨境电商交易平台促成浙江省内非杭州企业成交金额47.6亿美元。
细读2015杭州商务七大亮点
数字真实不说谎。在全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各项商务指标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杭州市以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为重要载体和契机,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转型、调结构、保供应,商务经济各项数据实现平稳增长。杭州商务工作取得这些成绩背后有哪些秘诀呢
五 强 外贸平稳增长
强化工作指导,杭州市成立市外贸工作促进领导小组,贯彻落实国务院、浙江省出台的外贸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出台 杭州版 外贸专项扶持政策,帮助企业保增长;
强化企业主体,梳理重点外贸企业名单,加强企业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同时加强对外贸综合平台企业的服务,充分发挥其对外贸的推动作用;
强化市场开拓,融入国家 一带一路 建设,组织1100多家企业参加等境内外国际性展会70多个,自办户外家具展、波兰展和土耳其展,为企业开拓欧亚市场搭建良好平台;
强化转型升级,推进出口名牌培育工作,出口名牌企业出口额已占杭州市总额的20%以上;同时加强进口工作;
强化环境打造,推进贸易便利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鼓励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更好地服务中小外贸企业;重视风险防范,积极应对贸易救济案件,发挥信保防险减损作用,实现外贸健康稳定增长。
五 促 消费探底回升
积极搭建活动平台,深入 消费总动员 活动,推进 名品进名店 工程,通过 红红火火过大年 、 欢乐金秋 促销月、中国美食节、休闲购物节等210多场促销活动,激发居民消费潜能;
积极推进杭州 老字号 保护发展,提升老字号知名度和影响力;
积极推进美食之都品牌建设,举办杭州美食文化国内外推广交流活动,推进餐饮业优化环境促进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和便民早餐工程建设扩大餐饮消费;
积极拓展消费空间,借助高铁快速交通圈,扩大杭州消费影响力;举办各类交易会,拓展市民生活消费的空间范围和消费模式;大力改善农村购物消费环境;
积极抓好商业特色街和市场建设,加强对重大商贸设施项目的跟踪与服务,改善市场环境、营造良好商业氛围。
五 抓 外资再创新高
抓贯彻落实,发挥杭州市开放办作用,按照招商引资 五大机制 要求,确保各项机制顺利运行;
抓考核指导,开展利用外资统计试点工作,做到 应统尽统 ;适时开展督查,定期开展跟踪和督促;完善考核办法,突出量质并举、招大引优;
抓招商工作,组织召开 2015中国全球投资峰会:杭州 ,开展 海风计划 、 招商沙龙 等活动,利用 浙洽会 、 厦洽会 等平台,推动外商投资项目签约、落地,其中,全球投资峰会15个重大外商投资项目签约,总投资21.69亿美元,合同外资10.82亿美元;
抓大项目推进,建立重大项目首报、统筹流转和领导联系重点招商项目制度,完善重大项目三级协调机制,继续开展 五个一批 项目跟踪推进;
抓优质服务,开展外资企业座谈会、外资企业服务月等活动,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境外投资迅速拓展
探索全新境外投资模式,推进精工集团、犇宝实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设立基金实现海外投资和收购。利用在外投资项目,推进大型成套设备海外扩张。梳理恒逸石化文莱项目、锦江集团印尼水泥项目等 一带一路 重点项目,举办重点项目说明对接会;加快境外园区建设,在墨西哥靠近美国边界处建立工业园区;借助华立罗勇工业园区成功经验,在缅甸、泰国边界建立跨境工业园区;开展大型电视宣传活动,提高杭州 走出去 企业知名度。
服务贸易扎实推进
搭建高端交流平台,组织企业参加上交会、软交会,举办第七届服博会,宣传杭州外包品牌;
推进文化贸易发展,做好国家、省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申报工作,为文化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搭建平台;
推动服务外包公共信息、人才培养、项目交易等三个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了2015中国大学生软件与服务外包大赛等活动;
制定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开展服务贸易统计、检测、调查工作,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网络零售持续增长
全面提升电商应用,打造 杭州特色馆 和 杭州产业带 ,有效拓展杭货网销体系;积极推进电商进万村工作;
大力推介电子商务品牌,举办2015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2015博鳌论坛杭州系列活动,发出 杭州电商好声音 ;
有效推进试点示范工作,积极推进全国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试点工作,确定17家企业的29个试点项目,带动社会投资约43亿元;抓好示范电子商务企业、平台和产业基地的培育和创建工作;
优化电商发展环境,推动电商基础工程建设、统计监测、宣传工作;加强电商人才培训;建立了杭州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跨境电商领先起航
2015年3月,当时全国唯一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落户杭州,杭州市出台跨境电子商务制度创新 三十二 条和实施意见,成立了杭州跨境电商行业协会。
组织三大园区和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参加自办境外波兰、土耳其展;引导传统外贸企业电商化,开展跨境电商专题轮训,3000余家外贸企业、3500余人次参加培训;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参与公共海外仓建设,8个海外仓入选省级试点;线上 单一窗口 B2C业务已上线,下城、下沙和空港三大线下园区有跨境电子商务企业150多家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