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副董事长兼副首席执行官孙建一昨日在该公司第三季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透露,对于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因此不仅会长期持有公司A股股票,未来不排除还会继续增持。市场人士认为,平安高管此时高调放言,意在提振投资者信心。
今年5月31日至6月6日,孙建一密集买入中国平安A股股票,五次买入规模合计189万股,金额高达7948万元。当时买入的价格区间为40.698元/股至42.46元/股,较昨日公司收盘价39.33元/股,仍高出3.5%至8%。
除表示看好公司发展之外,孙建一并未透露大手笔买入自家股票的资金来源。业内人士分析称,从买入时点上不难推算出,那段时间正是中国平安员工投资集合计划及高管持股平台完成套现后,这也意味着包括孙建一在内的平安员工及高管,兑现了纸上财富。加上孙每年高达百万的年薪,资金来源问题便迎刃而解。
除高管增持这个话题之外,就投资者关心的再融资等敏感问题,平安高管也一一做了回答。平安董事会秘书金绍樑透露,去年公司宣布的260亿次级可转债发行计划已经获得了保监会同意发行的批复,并已向证监会提交了整套申请材料,目前正处于证监会的正常监管审批过程中。他表示,如果260亿可转债发行完成后,在市场环境、法规等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正常情况下,预计可以满足公司未来两到三年的资本发展需要。
对于整合深发展之后引发的高管变更现象,孙建一直言,银行目前业务持续稳健发展,部分人员的变动及岗位的调整,属于银行正常的人事调整与安排,员工流失率处于正常波动范围。未来,银行将通过良好的发展前景、清晰的职业通道、以及完善的培养体系等留住人才。
在另一块主营业务保险领域,中国平安管理层坦言,确实存在一定压力。金绍樑说,今年第三季度,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仍维持在良好水平,但从行业的大环境和趋势来看,综合成率存在一定的上涨压力。今年这个压力主要来自于大灾、通胀和行业竞争的加剧。
此外,对于国内整个寿险行业如何走出瓶颈这个问题,金绍樑并未正面回应。而是婉转地表示,预计整个寿险市场的增长方式,将从过去以规模增长为主,转型到以追求价值增长为主的模式。平安已于去年上半年开始,主动在寿险业务发展策略及业务结构上提前部署各项调整,向追求价值增长为主的模式积极转变。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有关转型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预计我们将会有望迎来寿险业务一个可持续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稳定增长。
随着保险股三季报的披露收官,市场人士发现,寿险退保增速出现加快现象。对此,平安首席律师姚军解释称,寿险行业的退保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利息处于较高水平,客户预期收益提高,而银保渠道产品目前以保障成分低的短期、趸交的储蓄性产品为主要,相对产品回报的竞争力偏弱,因此导致部分银保客户退保转而购买其他理财产品。平安的银保业务占比很低,个险渠道主要是长期、期交的保障性产品,所以对平安的影响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