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因伤退出比赛能否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成为保险业内议论的焦点,也使得承保公司中国平安成为业界关注的对象。
刘翔放弃亿元赔付使得这一争议最终化为无形。尽管刘翔主动提出不索赔,但此事件仍凸显了国内在“运动员特殊肢体功能损失险”方面的缺失。
举世瞩目的“双腿”
8月18日,刘翔因伤退出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刘翔步履蹒跚地走出鸟巢的时候,应该不会想到随之而来的亿元保单的争议。
在此之前,中国平安曾向刘翔赠送了一份保额达1亿元人民币的人身保单。一时间,人们纷纷猜测这笔保单能否最终兑现。
据了解,2007年10月,中国平安、国家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与中国田径队及刘翔三方分别签署了一份保额为人民币1亿元的人身意外险保单,其中刘翔个人拥有1年期的1亿元保额的人身意外险、其余的田径队员每人100万元的人身意外险,保险期限从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为时1年。
根据保监会的相关规定,以上保单涵盖的风险范围在正常的人身意外险保障范围内。
有专家分析,除了金额巨大外,其保险条款和普通的意外险保单没有任何不同。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因意外去世或者达到残疾标准,是不能获得如此高额的赔付的。
事实上,包括中国人寿去年赠送姚明500万保额的意外险,也是一般意义上的意外险。根据国内通用的意外险合同条款,因意外致残可根据伤残情况获赔,其中,“四肢关节技能永久完全丧失”的情形被视为“全残”,可获得100%的最高赔付。
据了解,目前类似的特殊部位保险,假的要比真的多,其保单背后有很多约束条件,使保单并不能真正发生赔偿,而人主要为“明星们”转会增加身价,或看中其带来的广告效应。
对于刘翔此次因伤退出比赛是否会获得赔偿的问题,中国平安有关负责人指出:“由于跟刘翔签订的是人身意外险,只有在发生意外时才能进行赔偿,目前情况还不明朗,具体是否需要赔偿还不好表态。”
最终的结果是刘翔放弃了亿元的索赔,了结了这个不大不小的争议。
“基于双方前期达成的保险合同及对相关条款的理解,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及刘翔本人不打算对中国平安提出索赔。”中国平安发表声明表示。
特殊部位的保险缺失
事实上,早在去年,教练孙海平就有意给刘翔的双腿上保险。从澳大利亚的“女蛙后”汉森遭电击,到我国的体操和排球选手颈椎受伤,中外体坛的意外事故,使体育界和社会大众对体育保险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虽然1350万美元是某海外保险公司的一个估价,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真的为刘翔的腿承保。
在国外,运动员险种非常成熟。2004年F1著名的赛车手舒马赫因为手臂受伤,就获得了高达1500万美元的赔偿。
中国平安发言人表示,演艺明星、运动员等特殊人群的特殊肢体部位功能损失的推出,需要保险公司基于经验,计算出险的概率,并由此确定保险费率。
国外保险公司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对此类针对特殊人群的身体部位投保的做法,有比较成熟的操作经验和数据积累,而国内的保险公司这方面的经验、数据积累比较欠缺。这是造成目前国内此类产品缺乏的主要原因。
平安称已着手积极研究和探索运动员特殊肢体部位功能损失保险产品,力争为中国运动员提供创新、专业、全方位的保险保障。
据了解,中国平安已在积极搜集、整理运动员特殊肢体部位功能损失概率、类型、程度等大量数据,并积极开展相关经验、数据、案例、市场需求的研究,着手尝试开发运动员特殊肢体部位功能损失的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