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在上海市上中路申银万国证券营业部内,投资人老陈一脸无奈。受亚洲外围上涨影响,A股金融类出现井喷,但中国平安却是“万花丛中一点绿”,仍然下降了0.43%,勉强守住20元的股价。
10月30日下午,受香港股市大涨影响,平安突然涨停,记者再次联系到老陈,但他的脸上仍然看不到笑意,他手中所持的3000股50元/股购进的平安股票已经跌去了60%。
在股民云集的股票交易所,更多像老陈这样高价持有三大股的中小散户并没有因为股价上涨而开心。因为三大股的业绩报表已经提前预告他们,被套牢的股票今年甚至明年解套的希望仍为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上海大大小小证券交易大厅,无论是80元持有的投资者还是40元“抄底”中国太保的小散户,都满怀一种无处宣泄的愤怒。对于他们来说,要么“忍痛割肉”,要么“坐穿牢底”,股已经成为他们手中的烫手山芋和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痛。
10个涨停方补亏损
“如果说国内三大保险巨头去年亮丽的在主营业务增长不佳的情况下取得优异投资业绩,源于2007年井喷的中国资本,那么如今已经跌去了超过70%市值的中国A股再也无法为提供任何庇护。”在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相继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后,10月29日,一位保险市场人士看着惨淡的业绩报表,告诉本报记者。
虽然承接前一日在香港市场暴涨的,10月30日,中国平安A股在半日内以直接封住涨停报收。老陈告诉记者,这样的场面只是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去购买平安股票,要想弥补平安股票上的亏损,他至少要等10个涨停板,但是在弱市以及金融危机中,这种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而对于更高价格购进平安股票的人,还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弥补损失,相比百元购进平安股票的投资者,他已属幸运。
但是在券商看来,暴跌之后的暴涨,是机构看到利空出尽后在平安股票上看到的投资价值。10月30日,长江证券对其的评级为“推荐”,国泰君安的评级为“谨慎推荐”,估值35元;在平安H股,瑞士信贷的报告里维持平安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72港元;摩根大通也维持平安增持评级,目标价54.2港元。
“平安三季报对于海外投资亏损的计提,已经让机构投资者看到所有对于平安的利空消息已经出尽,周四的平安涨停乃是机构投资者看好平安的表现。而另外,主要也是机构投资者对其业绩稳定性的认同。”10月31日,保险分析师王小罡对此分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