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5000万美元以上的 市级重点外贸企业
将世界500强企业引进来,把本土高新技术产品卖出去。长沙开放型经济刚刚走过异常活跃的一年,去年新引进德国费森尤斯集团和德国大众公司2家世界500强企业,同时,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出口增长主力军。昨日,全市发展开放型经济及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上公布,今年长沙将实施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推动开放型经济“引擎”全力提速。
机遇
扩大内陆开放举措含金量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开放促改革”,其中包括三大举措、16条任务。“有关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的举措含金量十足,为我市发展开放型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为长沙探索建立自由贸易园区提供了政策支撑。”市委常委、副市长张迎春要求,把长沙开放型经济发展放在全球视野的高度,从全局出发,明确发展定位,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全力启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引擎计划。
基础
引进外来资金实现三个跨越
长沙作为内陆城市,近年来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外经外贸,也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市商务局局长刘素月介绍,去年全市利用外来资金实现“三个跨越发展”,一是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4亿美元,跨越了30亿美元大关;二是全市利用市外境内资金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159.69亿元,跨越了1000亿元大关;三是全市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534.06亿元,跨越了500亿元大关。2013年,新引进外商投资项目130个,新引进德国费森尤斯集团和德国大众公司2家世界500强企业,新增3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公司。“港洽周”、“第六届湘商大会”、“湖南长沙·上海招商推介活动”三大招商活动共成功签约110个项目,总投资额达792.6亿元。
外贸方面,2013年长沙进出口总额实现98.93亿美元,占全省40%以上,居全省第一。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1.2%和28.5%,成为出口主力军。
措施
项目带动:两大机制确保项目“三率”
“2014年要坚持以项目建设论英雄、排座位、定奖惩,实现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具体化、具体项目责任化。”张迎春要求。
今年项目引进将突出“引强”“引新”。所谓“引强”,即全面提升项目的签约率,确保每个国家级园区引进1个投资5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其他园区引进1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各区县都要有一批新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引新”,即着重引进新兴业态,支持发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位置信息服务、地理信息服务等,增强新兴业态的发展能力,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在重视引进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同时,更要确保进出口业绩能够在本地体现。
今年还将抓实项目库和客商库建设,提高项目开发的质量,按照预可研的标准,精心策划和包装项目,形成储备一批、洽谈一批、跟踪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运行体系。通过坚持重点招商引资在谈项目调度机制和重大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调度服务机制,提高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
招商行动:围绕重点产业小分队招商
美国花旗、德国博世、香港九龙仓等行业巨头纷至沓来,长沙正成为全球投资洼地。今年的招商引资,除继续锁定世界500强、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外,将重点围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眼于长远发展,立足我市产业发展基础,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开展招商。注重产业的关联性和项目的带动性,加大上下游配套产业招商,完善我市产业链发展。对“四区十园”进行整合和提升,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举办和参加大型专题招商推介活动,今年将在深圳举办“2014长沙项目对接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小分队招商,主动上门拜访企业,推介比较优势、投资环境等,增强招商的主动性、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从客商角度换位思考,借助国际权威投资咨询机构,策划包装一批高端化、集群化、两型化的好项目、新项目和大项目;完善重点在谈项目跟进机制,加强在谈项目的跟踪调度;积极推进项目调度服务机制,努力提升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达效率”。同时发挥企业家在招商引资中的重要作用,拓宽招商渠道。借助商会、行业协会、各国驻华机构等进行协同招商。
外贸驱动:
探索建立自由贸易园区
对外贸易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是长沙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点,也是难点。相比武汉、成都等城市,外向度是长沙的“软肋”,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巨大潜力。据了解,今年将从政策支持、主体培育、公共平台建设等方面助推外经贸发展。
“与先进城市相比,目前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还缺乏比较完备的相关政策,现有政策中有‘含金量’的实质性举措不多。”刘素月坦言。据了解,今年将针对长沙对外开放实际,研究出台、扶持壮大我市外经、外贸的相关政策。各区县、开发园区也将配套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
目前长沙有进出口资质的企业达4222家,2013年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只有1317家。今年将全力推动“破零”计划,争取全市有进出口资质无业绩的企业,全面实现进出口额零的突破。此外,重点培育一批进出口总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行业龙头企业,扶持一批进出口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重点企业和发展潜力大的外贸企业,认定一批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引进一批进出口操作经验丰富、实力雄厚、规模大的大型专业贸易促进机构。引进一批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企业,快速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依托我市加工贸易龙头企业,发挥主导产业优势,重点扶持电子信息和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新突破。
2013年长沙获批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苎麻服饰产业、鞭炮烟花及电子科技信息产业等5个省级外贸出口专业基地,其中苎麻服饰产业成功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平台,平台建设取得重要突破。今年长沙将引进培育集货代、物流、加工、贸易于一体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根据长沙实际,启动自贸区的相关调研工作。完善外贸物流平台,加快五定班列发展规模,提升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的承载功能,推进火车北站和长沙临空综保区建设,实现我市水路、铁路、公路、空路全面协调发展。
此外,引导“外资、外贸、外经、外联、外包”相互促进,以外资扩外贸,大力引进出口导向型企业;以外经带外贸,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带动外贸发展;以外贸促外资,发展贸易促进资本流动;以外联强外资,加强区域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以外包增外贸,强力发展服务外包,提升外贸质量,优化外贸转型升级,形成外贸发展新亮点。
重大招商引资签约项目等四大调度服务机制出台
力争签约当年履约率达80%
“以解决重大招商签约项目履约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为主要目的,突破制约项目履约的各种瓶颈,力争在当年年底,重大签约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分别达到80%、60%、40%。”昨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为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制定了《长沙市重大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调度服务机制》等四大调度服务机制。
以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为抓手,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重点招商引资在谈项目调度机制》、《长沙市重大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调度服务机制》、《长沙市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项目调度服务机制》、《长沙市重点外经贸企业调度服务机制》等四大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重大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调度服务机制明确,调度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我市的产业导向和发展规划,符合社会影响广、带动作用强、投资规模大的要求。由市发展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签约项目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评价”。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班子、一名联络员、一跟到底”的调度服务机制。针对相关重大签约项目存在的问题,明确对口责任单位,负责解决交办问题并及时反馈处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