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随着各项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充裕,社会融资结构有所改善,各类市场利率均有所下行,金融运行保持平稳。
7月14日央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有了明显改善。
据初步统计,201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8.81万亿元,与近6年来同期的平均水平基本相当,比去年同期少1.46万亿元。就此,人民银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表示,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主要是由于表外融资大幅减少所致。同时,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民币贷款及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的发放,从而影响社会融资规模。
分阶段看,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8530亿元;二季度为4.1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6040亿元。但最近几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逐月回升,4月份为1.06万亿元,5月份为1.24万亿元,6月份为1.86万亿元。“这说明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在逐步增加。”盛松成称。
盛松成表示,当前我国金融运行基本平稳,不仅贷款增长较快,信贷结构也继续改善,主要表现为“四个较快增长”和“一个回落”:一是中部、西部地区贷款较快增长。6月末,西部地区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9%,增速比东部高5.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4%,增速比东部高5个百分点,信贷资金持续向中部、西部倾斜,区域信贷不平衡状况不断改善。
二是企业中长期贷款较快增长。6月末,企业和其他部门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4%,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8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31万亿元,同比多增1671亿元,支持了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4%,增速比去年同期低1.6个百分点;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1%,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
三是小微企业贷款较快增长。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4.5%,比大型企业贷款增速高5.2个百分点,比中型企业贷款增速高3.3个百分点,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1个百分点。
盛松成表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的30.1%,比去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新增9486亿元,占企业新增贷款的26%,比一季度占比水平提高1.6个百分点。
四是房地产贷款快速增长。6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19.3万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比上年末高0.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88万亿元,同比多增3444亿元。其中,个人购房贷款同比增长17.8%,增速比上年末高0.3个百分点。
“一个回落”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其中钢铁业和建材业为负增长。6月末,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增速较去年末回落2.4个百分点。其中,钢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5.8%,建材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