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名片:
秦皇岛,河北省省辖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接合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拥有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
历史上,秦皇岛因秦始皇东巡而得名,因北戴河风光而出名,如今,秦皇岛又以新兴工业城市而闻名。秦皇岛的工业产业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初,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形成了建材工业、金属压延工业、化学工业、机电工业、食品饮料工业等五大支柱产业。近年来,秦皇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科技创新中寻求绿色发展之路,引领全市中小企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特邀随访专家
温州市经信委企业发展处处长黄寿君
温州市经信委投资处副处长金海江
穿行在林立的楼宇间,一块块锃亮的企业招牌,传递出蓬勃气息。
秦皇岛,一座年轻的工业城市。如今,提起秦皇岛工业,让人联想到的不仅是诞生中国第一块机制玻璃的 耀华 ,更有让国产玻璃登上月球的 星箭 。
伴随着改革开放,秦皇岛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尤其是近年来,该市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了一批响当当的科技 小巨人 ,为秦皇岛发展带来殷实的后劲。同属沿海开放城市,温州也在重新定位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去年下半年以来,温州深入实施 十大举措 ,推出 小巨人 扶持计划、小微企业园建设等一系列帮扶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对照秦皇岛,反观温州,相通的是,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免遇上暂时的困局。而秦皇岛已取得的经验,或能给温州以启发。
中小企业解困 路在何方
曾经,早市上 越南皮鞋比牛还牛 的广告,让秦皇岛人嗅出危机:在资源环境约束和外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传统产业正在失去优势。 越南鞋 这颗小水珠,不经意间放大出中小企业发展的共性困局。
产业档次低、缺乏竞争力、市场局限 诸多 成长的烦恼 该如何开解,中小企业该如何走出发展新路
秦皇岛立足自身城市定位,把科技创新作为撬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无中生有,一批 高新尖 破土而出;有中生新,一批传统企业脱胎换骨。天秦三维、中科遥感、思泰意达 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在秦皇岛中小企业发展历程中写下引人注目的一页。
记者:中小企业 成长的烦恼 具有共通性。审视温州中小企业发展,您认为当前急需解决的是什么
黄寿君:中小企业是温州经济的活力之源,其数量占工业企业总数90%以上。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发展放慢,中小企业发展出现后劲乏力、增长缓慢等问题。产能落后、竞争力不强、人才和资金要素制约等诸多弊端,都成为约束企业继续发展的困扰。
究其原因,既有客观环境影响,也有企业自身发展的素质性结构性问题。但最根本的,还是产业转型升级过慢。因此,解决温州中小企业 成长的烦恼 ,关键是抓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难度较大,也存在一定风险,但并非无从下手。秦皇岛在没有产业集群支撑的情况下推进转型,把新兴产业做得有声有色。而温州,既有产业集群,也有政策引导,推进转型有较好的基础。记者: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温州该如何把好方向
黄寿君:首先要立足实际。温州的实际是产业 低小散 问题突出,发展空间紧缺。因此大方向上,要在 十二五 期间围绕 促新、提优、汰劣 加快转型升级,即通过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淘汰落后产能,进行增量带动引领、存量提升、腾出发展空间等。
具体来讲,要延伸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避免产品同质化。我们已在计划相关措施,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配套之路,尤其是开展零部件、辅料等配套生产,使其进入行业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分工协作体系。此外,还要促使中小企业向产业积聚和集群化方向发展,注意找准定位,把产品和市场做精,依靠专业化、精细化造就同业竞争优势,实现率先突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