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还是先谈一下高端医疗险的概念。
抛开一直伴随高端医疗险的,诸如“高保障”“全球就医”“就医直付”等标签。若我们仔细想想,我们会发现高端医疗险的本质,其实还是“多一个选择”。
面对可能有副作用,但价格稍低的药物和最新的高端的,但是昂贵的药物,我们可以选择后者;面对嘈杂的普通病房和安静的私家病房,我们可以选择后者;面对单个独立的医疗团队和由众多专家组成的联合医疗团队,我们可以选择多听一个建议;面对国内的医疗机构和国外的医疗团体,我们想去哪儿,就能去哪儿……
总的来看,高端医疗险所赋予我们的,其实就是“自由度”。在医疗方面,很多看似会制约我们的事情,如果我们想做到,那么其实我们就能做到。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还是要我们每年都续保。同时,在高端医疗险里,其每年的保费会随着受保人年龄的增长和医疗通胀的增长而增长。
高端医疗险像是我们租了一件外套,替我们遮风挡雨,虽然优质,但它的费用会越来越贵。
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前来解决这一问题呢?做一份“医疗融资”,把它“买下来”。
“医疗融资”常见于小朋友的计划中,因为其花费更少,保障更全面,故性价比更高。
在实际生活中,有非常多的父母会为自己的小朋友做好风险转移,同时也希望给孩子做一份教育金,以供他们以后生活、上学、创业、置业用。一方面是对风险转移有需求,另一方面是对财富管理有需求,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事儿,却可以用一件事儿来解决,那就是“医疗融资”。
简单来讲,“医疗融资”就是用一份每年稳定派息、复利滚存的美金储蓄,来支付高端医疗险每年的保费。同时再用剩下的红利与保证金额,为小朋友未来的上学、生活、创业、置业做好准备。
需要注意的是,“医疗融资”中的“融资”,其实并不是我们日常中说所、所见与所谈的融资,因为在医疗融资里,我们并没有借钱。派发的红利、积存的利息和滚存的保证现金价值,都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钱。它的意思,更多的是想表达,高端医疗的保费是从美金储蓄中“借”过来的。
然后再简单谈谈美金储蓄。
美金储蓄大致分为两类,美式分红与英式分红。美式分红与英式分红的差别,非常简单易懂。
从结构上来看,美式分红与英式分红每年都会产生一个年度红利,在一定的年度后,都会产生一个终期分红。但是,美式分红的年度红利在每个年度,会以现金的形式派发出来,名为“周年红利”,而英式分红的年度红利会在每个年度,继续加在总保额上滚存生息,名为“复归红利”。
从投资标的来看,来自于美式分红的保费,大多数会投在固定收益类工具上,如债券、商业地产等;来自英式分红的保费,大多数会投在权益类工具上,如股票。
从收益与风险来看,美式分红的风险较低,收益也较低;英式分红的风险较高,收益也较高。
所以综合来看,考虑到在“医疗融资”里,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稳定派息,风险低,兼顾收益的美金储蓄来供断高端医疗险的保费,再考虑到操作的便捷性,所以我们往往会选择美式分红。
另外,英式分红的风险只是相对于美式分红比较高,其相对于其他很多投资标的,仍然属于低风险方案。不用英式分红做融资的另一个原因是用英式分红每年缴费,较美式更为麻烦。
最后,具体怎么选择高端医疗险,如何恰当地设定美金储蓄保额,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还是得回到家庭保障永远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