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也是招才引智的黄金时节。18日,在市人才服务中心的组织带领下,下半年首批赴外招聘队伍即将启程,远赴长春、哈尔滨、沈阳、吉林等市,为我市经济发展吸纳储备人才。
深入企业调研,调整线路设置
东北地区近年来工业发展缓慢,但人才较多,是全国各地“抢人”大战的重点战场之一,也是南通重要的人才基地。“东北各高校在九、十月份的招聘效果更好,因此我们今年第一批两条线都是东北地区。”市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引进科负责人缪泉说。
每年组织赴外招聘之前,市人才服务中心都要集中走进我市各大园区和企业,展开调研。“今年除了调研岗位需求情况,我们还注意收集他们对此前赴外招聘线路方面的意见建议。”市人才服务中心就业科负责人吴昊说,除了调整了东北线路的时间,还根据企业诉求新增了河南、山西方向的线路。
据了解,目前已经排出14条线路,包括西安、马鞍山、南昌、长沙及南京、苏州、徐州、连云港等方向,省外与省内同步推进,共涉及省内外70多所高校,专业方向多数与我市产业发展所需契合度高。
把握需求导向,突出引才实效
目前我市人才结构中,高层次人才不足,相关产业技能型人才也比较紧缺,“这就需要我们分层组织招聘,既要‘985’‘211’高校,也要有专业对口的非一流院校。”缪泉说,前期调研中,很多企业反映实用型人才缺口很大,所以今年安排了不少二本、三本的工科类院校。
南京高校集中,是我市在省内最大的人才库。9月25日到南京招聘的线路,因为有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工科院校,更是吸引了上百家企业报名,“这也说明企业对人才的渴求。”
首批赴东北的两条线,每个方向只遴选了28家企业参加,“企业报名积极性很高,两三天就报了50多家,我们不得不提前关闭了报名通道。”吴昊说,提供岗位与高校专业契合度高的企业,才有机会参加招聘,“不追求学校名气、不追求招聘规模,让招聘更精准,更有实效。”
细分专业市场,聚焦主题引才
以往一些引才线路上,高校优势专业不一,用人单位的需求种类繁多,部分企业在这些高校难有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匹配,导致供需结构矛盾。今年的引才方向除了综合性线路外,更加注重细分专业,聚焦主题引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市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传统的智能制造业以外,华为云计算中心、阿里巴巴江苏云计算数据中心等也先后落户南通。早在去年,我市就与十所相关高校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及时沟通企业需求和毕业生信息。
今年,市人才服务中心专门开辟一条线路,在10月中旬走进上海交大、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重点高校,为相关企业集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