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联合开展从发源地到全国实践示范地——“三治融合看嘉兴”集中采访活动,中央驻浙新闻单位联合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新社等19家中央驻浙、省级、市级媒体应邀参加,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孙贤龙出席。
座谈会上,孙贤龙代表市委向各媒体介绍我市“三治融合”建设工作。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继承和发展“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实现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的新途径,培育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主导作用、基层社会力量协同作用,动员群众参与,发挥“自治”基础作用、“法治”保障作用、“德治”引领作用,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践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经过五年探索实践,目前“三治融合”在我市成效明显,基层治理理念明显增强,自治活力有效释放,法治思维深入人心,道德风尚不断提升,党群关系更趋紧密,经济社会更加和谐。去年“三治”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令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作为“三治融合”发源地,下一步,我市还将在“红船精神”引领下,着力实现统筹推进新提升、理论研究新提升、群众参与新提升、机制完善新提升、实践成果新提升,全面深化“三治融合”建设,聚焦打造全国“三治融合”实践示范地目标,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座谈会上,“三治融合”示范点南湖区凌塘社区、秀洲区潘家浜村、嘉善县洪溪村、平湖市野马村就“三治融合”建设工作作了介绍。当天下午,们对桐乡市高桥街道三治基层治理模式、乌镇镇南宫社区乌镇管家工作站进行实地走访,深入了解我市健全“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方面的实践做法和工作成效。采访结束后,们纷纷表示,嘉兴市“三治融合”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有效解决“谁来治”“怎么治”“治什么”问题,构建了一张具有嘉兴特色的新时代“枫桥经验”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