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我市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品种丰富,传统年货、大众餐饮、文化休闲等成为节日消费热点。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理念深入人心。据对全市重点超市、百货、家电、餐饮等八大类120家商贸企业监测统计,共实现销售额23.8亿元,同比增长9.6%。
一、线上线下齐发力, 互联网+ 拓宽了消费空间。农历新年、情人佳节接踵而来,各大商场抓住销售旺季,精心策划了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掀起销售热潮,营造喜庆热烈、文明有序、安全祥和的节日氛围。打折、让利、返券、会员价、买赠、抽奖让人眼花缭乱。众多商家开展O2O线上销售,开通了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满足部分顾客个性化需求。苏果、新百、金鹰等增设了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丰富了市民节日采购清单,给消费市场带来了新变化,满足了新兴消费群体需求。
二、大型商超积聚人气,卖力吸金。节日期间,客流量明显向大型商场和大超市集中。大型超市让市民一站购足。苏果、金润发等超市精心打造 年货大街 ,米面粮油、烟酒茶、年节饰品、节日礼品等年货商品应有尽有,便利消费。7天苏果超市、麦德龙雨花商场、金润发龙江店分别实现销售4.3亿、1904万、751万元。传统商圈魅力不减。新街口、湖南路、夫子庙人潮不断。集吃、穿、用、玩为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成为居民消费、休闲、娱乐的主要去处。德基、金鹰国际、新百、中央、7天销售额达1.1亿、6104万、6698万、8700万。区域性商业城市综合体持续发酵。虹悦城、水游城、河西万达、江宁万达、弘阳广场大洋百货7天销售额分别是2944、2720、4465、2853、1590万元,增幅最高为9.9%。
三、热销商品众多,平民化、品质化共存。年味十足的食品、服装、土特产、金银珠宝、电子产品等传统热销商品占据主要市场。据监测结果显示,7天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批发市场销售额4.7亿,同比涨幅8.3%;宝庆银楼实现销售1836万元。低能耗冰箱、空调、大屏幕彩电等家电热销。3C类电子产品作为学生开学礼颇受欢迎,销售火爆。苏宁、福中集团、宏图三胞7天分别实现9507、9959、4357万元的销售额。品质化生活占有一席之地。时令礼品、保健品礼盒、绿色无公害食品、优质进口水果等礼包,成为市民馈赠亲友的重点选择。智能化穿戴、苹果手机、ipad、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等销售较好。孩子王7天销售321.5万,同比增长15%。江宁砂之船、汤山百联奥特莱斯人头攒动,释放了部分高端消费。
四、餐饮业市场转型,推动大众消费成绝对主角。企业把焦点由商务宴请转至大众宴、婚庆宴、尾牙宴、亲朋宴等业务。一些小型餐饮店放假、停业,中、大型餐饮业适时推出年夜饭、特色菜肴。一些星级酒店和老牌餐饮的年夜饭预订火爆。香格里拉酒店、绿地洲际酒店、南京小厨娘、奇芳阁、食朝汇、珍宝舫、南京大牌档、食朝汇、望湘园等多家知名餐饮企业,年前预定爆满。有的推出两轮 错时 年夜饭,饭点更灵活。特色餐饮企业在节日期间均保持了较高的客流量。年夜饭价格平稳。人均消费标准为150-200元左右。我局监测的24家餐饮企业黄金周期间销售的达2449万元,稳步增长。 节日礼盒深受市民喜爱。绿柳居、马祥兴、江苏酒家等都有拎回家的年夜饭,售价100元起。网购颇受欢迎。部分餐饮企业还积极整合多种营销方式,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网络传播手段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以实惠的价格搭配出最适合自家人口味的年夜饭。
五、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持续升温,服务消费增长。看电影、读书、健身、美容、泡汤的人群络绎不绝。夫子庙景区及老门东人头攒动。市民争相去牛首山礼佛撞钟,到大报恩寺登塔观灯。境内、境外游让市民过上愉悦的春节。据了解,春节期间各场次电影上座率均在90%以上;去浦口、汤山泡温泉的消费者是平时的2倍。浦口大吉温泉度假营业额367万,同比增长32.3%,汤泉宾馆同比增长12%,两者住宿率达到80%以上。
六、生活必需品货丰价稳,市场稳定有序。我局因势利导,要求企业采购适销对路的节日商品,丰富品种,增加供货量,确保节日期间货丰价稳。苏果超市准备了近60亿元节日商品应市,比平时增加30%左右。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的备货量比平时上调20%左右。新百、中央、苏宁、五星等百货家电企业,今年节前采购量累计达到45亿元,同比增加15-30%。据对山西路等农贸市场和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批发市场价格监测,总体上主副食品市场品种丰富,除部分节日消费特征明显的商品价格有所上涨外,其余基本稳定。市民果盘子、菜篮子、米袋子和餐桌品质有所提升。美国提子、智利车厘子、新西兰黄金果等进口水果购销两旺;秋葵、苦苣,海鲜、泰国香米、东北五常大米等高价食材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