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中国美国商会呼吁中国与美国加强农业投资领域开放,从而提高中美双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和竞争力。
在名为《充分释放中美农业合作的巨大潜力》的新报告中,中国美国商会评论了2016年中国的农业政策变动,并强调了美中两国在农业领域深入合作及改革不仅有助于实现中国的食品安全、粮食保障及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有利于美国的农业发展。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蔡瑞德表示: 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自给自足提供本国公民食用的全部产品,但通过合作和投资尖端技术却可以令一 不可能 成为现实。
中国有需求
蔡瑞德表示: 建立更好的美中农业合作将有利于美国农业产业发展,同时有助于中国实现粮食保障和粮食安全。
报告指出,2016年,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继续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议题。即使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的 新常态 ,中国对粮食或蛋白质的需求也并未减少,中国国内农业生产以及与全球贸易伙伴之间的农业贸易继续兴旺发展。
数据显示,2016年,中美农产品贸易依然表现强劲,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高达214.1亿美元。贸易利益是互惠的。2016年,美国继续成为中国货物的最大进口国,中国自美进口货物价值高达4630亿美元。
报告称,中国政府强调将继续重视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确保人民能够获得经济、安全和健康的食物。中国美国商会相信,美中两国在农业领域将有机会共同合作,实现粮食更加经济、健康和可持续的目标。
在牛肉和猪肉贸易领域,报告认为,美中牛肉和猪肉贸易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中国消费者期望获得物美价廉、安全和有营养的产品,但由于需求增加和国内牛肉供给有限,2016年1月~9月,中国总计进口冷冻、新鲜和冷鲜牛肉45.4829吨,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35%。人均牛肉消费量持续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牛肉供应企业增长最快的市场。
值得肯定的是,2016年9月19日,中国农业部宣布,经对美国牛肉生产体系进行技术评估,决定有条件地取消与牛脑海绵状病有关的美国牛肉进口禁令。尽管在贸易恢复之前还有一些工作要做,可先期完全可以协商确定一份牛肉贸易协定书,明确进口条件。美国农户和农场期待两国政府立即接洽进行技术谈判,敲定恢复贸易的具体条件。
合作可拓展
此外,报告建议,中国政府不妨考虑允许外资投资种子技术、现代农业加工和粮食散货运输,从而提高中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同时建议中国政府推动建立科学、实用的监管过程,及时审批基于生物科技的作物产品,从而鼓励农业创新,提高公众信心和认可,避免贸易出现中断。
另外,还可以允许中国种子生产企业获得价格实惠的原材料,使中国粮食生产企业保持国际领先的效率。鼓励农业设备补贴和认证管理政策在各省区市统一执行,以提高效率。
最后,报告还建议美国政府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和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等双边对话平台与中方官员合作。同时,采用科学的方法,评估中国的肉类、鱼类和其他农产品的美国市场准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