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水平,又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2015年,龙井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推进服务业发展有关要求,绕“全民创业、大众创业”总目标,创新工作,优化服务,推进全市服务业加快发展。现将我局就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服务行业发展的分析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情况
近几年,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和国内经济形势放缓等因素影响,我市服务业规模虽有一定提升,但服务业增加值增幅减缓,传统产业发展层次提升不足。截止3月1日,我市服务业中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行业户数、注册资本金从业人数等经营情况分布如下表,从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龙井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行业统计表 行业分布 主体类型 户数 注册资本 从业人数 投资人数 批发零售 个人独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 28 701.2 129 18 集体所制及分支机构 27 373 536 12 全民所有制 7 238 137 4 内资企业分公司 1 0 3 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支机构 1 0 5 1 股份合作及分公司 11 16.7 245 23 有限公司及分支机构 249 72879.52 3843 375 个体工商户 3280 10297.13 4457 住宿餐饮 个人独资企业 5 64 24 5 集体所制及分支机构 2 10 19 1 有限公司及分支机构 17 6515.23 272 45 个体工商户 832 8013.7 1925 合计 4460 99108.48 11595 485
个体户经济占七成。目前,全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服务业共有4460户,占全市所有产业的68.6%,显然从数据上看我市服务业占全市行业的规模较大。但从注册资本看,它们的规模却偏小。个体户的平均注册资金在10万元以下,而50%服务业企业的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500万元以上规模的只占了一成左右。在这4460户商家中,个体户便占了93%,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和居民服务等行业。住宿餐饮业占比不高,而企业在这些行业中仅占7%。
产业层次较低。我市服务业仍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传统产业为主,而满足人们进一步发展需要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行业虽然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占比不足2%。
龙头企业不足。全市服务业缺少大型的龙头骨干企业,缺少排名靠前的大型商贸零售企业、物流企业和文化企业。代表城市形象、特色产业基地、研发中心等建设滞后,产业层次偏低,品牌建设进展缓慢,知识密集型、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企业规模偏小,城市化与市场化水平不高等。
休闲旅游业发展较慢。从数据来看,住宿餐饮经营业户在全行业中所占比重为19%,从侧面也反映出我市在旅游、休闲等方面基础薄弱,无论是旅游实体、餐饮项目,还是在综合住宿方都没有较为突出的企业。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服务业发展保持着前进的步伐,但与周边发达地区和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相比,仍存在总量偏低,水平不高、结构不尽合理、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主要表现在:
传统行业比重大,新兴行业比重小。从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看,传统行业仍占主导地位,从统计表中我们就能看出,全市批发零售业、餐饮住宿业都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中,从业人数基本上都是以几个自然人为主。而且个体工商户占比很重,占了整个行业的93%,注册资本却只占行业的19%。
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长期以来,受离延吉市太近地理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服务业当作不创造新价值的非产出部门,在实践中表现为只强调发展工业,轻发展服务业。认识没有真正到位,“重工业、轻三产”的思维惯性仍然存在。多数的人会一提发展就是工业发展,一说投资就是工业投资,把服务业仅仅当成附属产业来看待;还有一些人认为服务业不用抓,工业搞好了,服务业就自然而然地上去了。认识上的不到位必然导致行动上的不积极,工作不到位,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步伐就不可能真正迈开,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大好机遇就可能丧失。
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是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和基础,服务业发展离不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依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率成正比,但目前我全市城镇化相较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商业网点和市场建设严重滞后。我市城市商业网点和市场建设严重滞后:一是布局不合理,专业市场少,规模小,全市还没有一家成交额非常高的批发市场,辐射能力差,以街为市、以路为市的现象十分严重;二是城市商业网点不上规模档次,上面是住宅,下面是门面这种比较落后的“底商”是我市商业网点的主体,缺乏有代表性的商业网点和上档次的商业设施,相当部分中高端消费无法在当地实现,当然离相对发达的延吉市太近的客观因素也是存在造成我市购买力向周边城市外流,影响了我市的就业和税收增加。
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一是融资的渠道少、融资的门槛高;二是受企业自身经营情况等限制,融资问题更加突出;三是金融业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提升缓慢,服务品牌尚未形成;四是我市的存贷差额巨大,近半数资金不能为我市所用,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金融产品单一,与地方经济发展对资金的渴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从对服务业消费需求角度看,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市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不高,全市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居民可支配收入太少,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更大,受收入水平的限制,城乡居民家庭开销以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品为主,对服务业的需求有限。
高层次人才缺乏,智力支撑不足。在企业的走访过程中,企业普遍反映招不到人才,以软件信息、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人才非常短缺,主要缺乏高层次复合型的行业领军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同时技能型服务业人才也十分短缺。现代物流业、会展业、金融业、社区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行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人才短缺问题,在一些经营不太景气企业尤为突出,不仅引进人才难度较大,而且自己培养的人才也留不住。
总之,影响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因素较多,既有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又有思想观念、基础设施落后等不足;既有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障碍,又有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缺乏人才、资金不足等问题。
三、对策和建议
加快制定发展现代服务业规划及实施纲要。我市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快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或实施纲要,出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功能区块建设,优化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布局。每年召开全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大会,进行总结和部署。
制定并落实相关扶持政策。首先要突破体制性障碍,提高市场化程度,抓住国家商事制度改革“非禁即入”的契机实行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其次要消除服务业发展的不平等的价格政策,比如在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价格不平等;再次,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促进工业与服务业的紧密结合,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围绕工业强市战略,依托高速公路、铁路,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中心,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产业;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积极发展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培育壮大会展服务业。促进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形成与农业发展配套。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并引领其发展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切实提高我市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速度,促进全市经济向着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转变,提高竞争力。
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围绕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大力发展面向民生,解决民本的服务业,为此,必须加快商贸布局调整优化,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化、区域性大市场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一批上档次的商业网点设施,全面提升商贸流通业水平。积极发展连锁经营、仓储式商场等新型业态。积极发展景观旅游、红色旅游、商贸旅游、农业生态旅游等,带动和提升酒店餐饮、运输、商贸、文化等产业配套发展。继续促进房地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社区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职业培训等服务业,既不断满足城乡居民需求,又使服务业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
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发展服务业,必须鼓励民间投资进入服务业。形成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筹集资金的服务业发展新机制,增加一定的政府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建立政府发展服务业的引导基金,更多地调动和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及民间资金投向服务业。积极引导银行在独立审贷基础上,积极采用服务业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集资金。同时,要抓住外商投资看好服务业市场的机遇,借鉴工业领域引进外资的成功经验,趋利避害,加大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力度。在人才政策方面,大力实施人才计划,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对人才的吸引力,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人才。
对接高铁,挖掘服务业新增长点。长珲高铁的开通运行,标志着延边进入“高铁时代”,同时对龙井市也是一个机遇。高铁的开通,将提升了我市的区域优势,促进我市服务业发展。一是旅游上对接高铁,按照全州作为一个整体景区来建设的全新理念,坚定不移地创建一批高等级旅游景区。二是交通物流对接高铁,现代物流业在推动制造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业态模式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三是招商引资是对接高铁,吸引更多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非常重要的手段是还是靠招商引资。
龙井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彭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