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集团中国人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于12月7日登陆港交所,昨日开始发售的新股已得到众多机构的追捧,人保集团有望成为、、后在香港整体上市的第四大中资。市场有消息称,人保集团国际配售部分已获得足额认购,平安保险及中石油成为其主要投资者,分别认购1亿及1.5亿美元股份,而一些香港富豪和知名投资者也参与认购。
预计募资248.79亿港元
根据招股详情,人保集团计划全球发售68.98亿股H股,约占公司扩大后总股本的16.7%。其中95%的新股将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若行使15%超额配股权,还可额外发行10.35亿股股份,令发行总额增至79.3亿股。此次人保集团招股价介于3.42港元到4.03港元,人保方面称,如果每股H股的出售价为3.73港元,估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48.79亿港元,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强化其资本基础,支持业务发展。这是今年以来香港集资额最大的IPO。
人保集团人士透露,公司拿到的批复是A+H同步上市,由于A股低迷,公司决定首先在H股上市。人保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集团还会尽可能寻求在A股上市,但目前还没有提交A股上市的正式申请。人保集团估计,A股发行规模约45.99亿股 ,且均为发行新股。
人保集团的上市,使子公司中国财险的去留成了人们关心的问题。中国财险是人保核心资产,早已于2003年在香港上市交易。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财险退市或留下的可能性各占50%,而留的可能性更大”。从联交所的上市制度来看,并没有规定已上市子公司在其母公司整体上市时必须强制退市,但通常集团公司会选择将子公司私有化,这主要出于减少上市融资过程中的阻碍,以及母公司在资本市场更好地运用资金的考虑。而部分投资者认为,如果中国财险将来选择退市,则可能会在股价上带来不小的升幅。
机构、富豪、同行均参与认购
从公开发售的情况来看,人保锁定的基石投资者阵容非常豪华,、、等香港富豪或都将参与其中。截至目前,包括、国际、中国人寿等17家基石投资者购买了人保股份,其中美国国际已认购5亿美元的股份,国家电网认购3亿美元,麦盛资产管理、中国人寿、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也都购入1亿-1.4亿元美元不等的股份。估计总认购金额已逾17亿美元,若以中间价计,则占到今次发行H股集资额的54%。另外,女股神刘央也在上周人保投资者推介会后宣布出资一亿美元认购新股,传闻包括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及等,各人预计扫货1亿至2亿美元。
据悉,已作出1年的禁售期承诺,基金亦承诺于人保上市3年内,不会出售其持有的内资股。而认购新股的基石投资者亦设6个月的禁售期。美国国际更同意5年内,若非得到人保集团的首肯,将不会出售超过25%的人保股票。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随着近期主要经济体前景展望趋稳,投资者乐观情绪稳步提升。像人保集团这样盈利能力稳定,增长前景广阔的大型企业受到投资者的热情追捧可以说是情理之中。美银美林的研究报告曾指出,人保于今年至2014年的投资回报率约为5.75%,较同业的4.6%至5.5%更高,加上人保的交叉销售表现越来越强,以及寿险业务的营运成本较其他大型寿险公司低,同样为人保招股增加吸引力。
根据人保集团披露的信息,截至2011年底,其总资产达5856亿元,同比增长32.7%。2011年,公司共实现总收入2907.4亿元,同比增长9.8%;收入2483.1亿元,同比增长8.5%。同时,人保管理的资产规模也首度突破万亿,达1.2万亿元。其中,中国财险是国内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亦是人保集团旗下最赚钱的公司。而依照2011年寿险保费规模的排名,人保寿险排名第五。其前面是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