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采取四到位严格森林生态林补偿资金发放,监督和保护全区生态效益林管护,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登记到位。对全区45.3万亩集体公益林、39.5万亩地方公益林进行区划落界登记工作,按照“生态优先、确保重点、集中连片、合理布局”的原则,调整布局,核准面积、明晰产权、建立数据库。确保了登记补偿对象的面积、林权证号等基础信息无差错,图、表、册一致,权属分明。
二是公示到位。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发放情况,以村为单位将生态公益林管护对象、补偿面积、补偿标准及补偿金额等信息进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十天。对管护生态效益林不合格的,下达整改通知书并相应扣减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通过公示,确保生态公益林资金发放做到透明、公开、公平、公正。
三是发放到位。区级财政及时足额落实地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区级配套资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在天保工程一期工程建设中即开始实行公益林管护经费直补到户,明确补偿资金的种类、发放标准、发放对象、发放形式、时间要求及监督要求。管护经费直补到户,林农直接受益,极大提高林农保护公益林的积极性。
四是存档到位。及时更新数据库并编制《国家及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兑现资料汇编》,将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发放资料、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护林员选聘、护林员巡山管护、生态公益林地的变化等所产生的报表、会议记录、各类合同等及时进行归档,做到有据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