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展会期间共入场观展、采购的人数达到25.5万人次,专业采购商3.4万人次,展场秩序良好,治安案件“零发案”。
57个国家和地区参展
参展参会国别超历届,共有57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其中,法国、葡萄牙、比利时、荷兰、菲律宾等首次参展,加上参加主题论坛和采购的嘉宾,参展参会国家和地区超过80个。
本届海丝博览会对展区设置进行了优化调整,吸引了更多国内外优质参展商和展品。
展会共有境内外参展企业1732家,其中,境外企业1221家,占70.5%,境内企业511家,占29.5%;安排展位2560个,其中,境外企业展位1405个,约占55%,境内企业展位1155个,占45%。
从展会现场情况看,各国精品荟萃,琳琅满目。比如,首次参展的葡萄牙展团带来了葡萄酒、果酱等产品,法国展团有手工冷皂等特色产品,非常受现场观众的欢迎。而往年一直都有参展的国家和地区,也是一如既往精彩纷呈,比如,巴基斯坦的木制家具、石器工艺品,斯里兰卡展团的蜡染画,意大利的咖啡和奶酪,毛里求斯的朗姆酒,印度尼西亚的特色小吃和服饰等等,最大的展团马来西亚今年还设立了雪兰莪美食街,现场人气火爆。
洽谈活跃采购阵容更大
据介绍,本届展会到会采购商阵容更加庞大。欧美工商会、澳大利亚东莞总商会、马中工商会、毛里求斯华商总会、巴基斯坦华人华侨协会、南非展贸总商会、肯尼亚广东商会等20多个境外商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中国超市联合采购交易联席会议等国家级商协会,河南、湖南、福建等连锁经营协会,广东省商业联合会、商品交易市场协会、小商品协会等30多家商协会均组织发动采购商到会,且人数规模超出往届。
截至昨日下午六点闭馆,入场观展、采购的人数已达到25.5万人次,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其中,专业采购商3.4万人次。
到会采购企业与参展商洽谈活跃,采购对接成果丰硕。其中,广东省商品交易市场协会通过现场洽谈,签约金额达8500万元;广东省小商品协会共安排12个批发市场384位批发商现场采购,签约金额达1000万;湛江展团的海鲜干货、海蜇、热水壶、手套等产品也颇受欢迎,现场签约金额达6085万元。
今年新设的电子信息与智能高端装备展区也非常受关注,累计接待专业观众8000多人次,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约占40%。其中,富威压缩机械、亭一智能家居、科创自动化、伟力合机器人等各自都接到了500万至600万左右的订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15场务实高效配套活动
本届海丝博览会共举行了15场务实高效的配套活动,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成效显著。
其中,10月26日,组委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创新开放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的主题论坛,800多位国内外嘉宾重点围绕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枢纽等议题进行研讨交流,共商合作方向,凝聚合作共识,推动务实合作。论坛期间,组委会联合中山大学“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合作研究团队发布了《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蓝皮书》,16个粤港澳大湾区贸促机构和商协会共同发起了粤港澳商协会携手推进大湾区建设倡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机构签署了国际实用汉语培训合作协议。
在东莞的展会现场,秘书处还举办了2018自贸协定暨广东“外资十条”政策宣讲会、东莞-印度尼西亚企业贸易投资对接会、马来西亚参展企业产品展示会、《遇见莞香》新书首发式、2018全球社交新零售峰会、泰国商务交流与对接洽谈会、欧美工商会“一带一路”系列活动之西欧暨经贸交流会等10多场配套活动,推动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利好影响 /
着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
今年是东莞市承办的第五届海丝博览会。五年来,东莞市通过承办海丝博览会进一步扩大了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往与合作。市政府副秘书长钟彬在回答问时表示, 海丝博览会是东莞企业加强与沿线国家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
从近几年外贸数据来看,全市对“一带一路”进出口总额从2013年的1271.0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2099.9亿元,增长65.2%,占全市比重从13.4%提高到17.1%。特别是今年1-8月,全市对“一带一路”地区进出口总额1872.5亿元,同比增长22.6%。出口1210.5亿元,同比增长30.6%。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占比高达78.1%。
借助海丝博览会建设的合作网络,东莞先后在美国、阿联酋、南非、以色列等地设立了多个经贸代表处和办事处,覆盖非洲、美洲及亚洲。截至今年8月,东莞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国别数量增加到15个,投资项目数达49个,投资额2.9亿美元。
钟彬说,东莞从陆运、海运、空运三方面着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积极帮助企业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