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县财政部门以财政增长、居民增收和扩大就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思维,增强服务意识,发挥财政职能,走服务推动型项目建设之路,为全县走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夯实基础,做大财政蛋糕,力促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加大扶持奖励力度。围绕城区、茌博产业带、六个特色园区等“一区一带六园”设立了建设配套资金,重点加强园区水、电、路、网等配套设施建设;为棉纺、化工、地板、汽车配件、建材、食品、园林、养殖等行业近150家中小企业融资累计担保金额2.3亿元,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加大财政金融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累计落实贷款贴息400万元;近五年,累计拨付招商引资奖励、地方贡献奖励、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服务业发展资金、项目支持资金6600多万元。
财政政策向企业发展倾斜。出台《茌平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打下坚实基础;编辑《财政财务政策文件选编》,使企业及时、全面、系统了解上级文件精神;2003年以来,每年通过各种形式对全县纳税前30名的企业在县两会、县电视台和税收宣传月活动中进行宣传表彰,弘扬了依法纳税光荣的思想,在全县形成了良好的纳税氛围;积极实施“企业主辅分离”,先后从工业企业中剥离出10余家三产服务类企业,既使企业专注于主业,又涵养了税源;出台对县属交通运输企业的奖励扶持政策,对年度上缴地方税收500万元以上的运输公司予以奖励,调动起运输企业的积极性,全县拥有大型运输车辆4000余台,年贡献税收近亿元。
实行项目服务联席会议制。为鼓励和吸引各类投资,减少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方便投资人办理各种手续,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建立由县发改局、经贸局、财政局、国土局、环保局、住建局、招商局、安监局、工商局、科技局、供电公司和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成员单位共同参加的项目服务联席会议制度。财政部门作为成员单位,牢固树立抓工业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核心的工作意识,加大对项目建设的服务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促进项目早日开工、顺利建设、尽快建成投产,早日发挥效益。
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按照“扩总量、调结构、转方式”的总体要求,努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新型产业。茌平县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学习、掌握上级财政政策,会同主管部门深入到相关单位、企业,提前做好项目筛选工作,建立项目库;引进竞争、专家评审等机制,选择竞争力强的项目筛选上报,保证项目争取的成功率;加强项目管理,做好跟踪问效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近三年来,共对上争取节能技术改造及环保资金8437万元,战略产业发展资金600万元,发展服务业引导资金240万元,新能源、技术创新及技术中心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县等资金1723万元;企业自主创新、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新兴产业和重点行业发展、包装行业技术研发、安全生产等上级专项扶持资金3500多万元,有力地推动全县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以来,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投入39.23亿元,技术改造完成投资22.7亿元。全县新增工业项目101个,已完工50个。截止目前,全县共有个体工商户7700户、私营企业1500户,其中规模以上民营企业343户。近5年,累计完成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入332.3亿元,其中,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193个,投资过亿元的企业48个。民营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超过了80%,提供了近10万个就业岗位,对推动全县的经济增长,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促进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到末,力争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实现利税100亿元,实施工业项目100个,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0个,完成1个节能体系,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