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河上有桥就不用再摸着石头过河,出点过桥费就行了。”珠江人寿负责人说,受投入和资源所限,中小险企和新险企的技术普遍不如大型险企成熟,在自身技术还没有成熟到一定水准的时候,中小险企可以借助别人先进的技术提升自身的服务。
两个月前,蚂蚁金服向保险公司推出智能定损产品“定损宝”。此时开放智能闪赔产品给同业的平安,不免被拿来比较。“不怕被比较,平安对技术是有信心的。”平安方面称。
“蚂蚁和平安是竞争关系,但是对于中小险企来说,是合作共赢。”一家中型险企负责人透露,对于开放给行业的先进技术,他们一直都在跟踪;谁的技术更好更成熟,就加强合作,抱着开放合作的心态。
同时,多家产寿险公司人士均表示,借用“他山之石”的时候,也不会放弃培育自身技术能力,技术能力的建设会立足于长远。
中小险企在使用外来技术的过程中,数据安全和客户信息保密,是不得不考虑的部分。有险企表示,在系统对接过程中,会对数据和信息做一些保护性的措施。也有险企负责人表示,不担心平安云技术的安全问题,甚至即使出现客户资源互相使用的情况也不惧,因为最终赢得客户的还是产品。
布局科技赢未来
平安为什么要开放自己的核心技术给同业
“智能科技的时代正在来临,赢科技者赢未来。”中国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在2017年半年报中表示,期待平安从资本驱动型的公司转变为科技驱动型的公司。
“帮助保险公司以较低的成本与最先进的保险科技并轨,保险全行业在效率、风控、成本、客户体验等诸多方面得到提升,为客户提供极致的消费服务体验。”平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信息执行官兼首席运营官陈心颖给出了平安的解答。
一位财险人士分析,平安过去5年每年投入近10亿美元在技术研发上,如果只服务平安内部是奢侈和浪费的,开放给行业,最大化技术的价值,把技术能力变现,可以增加收入,对提升品牌、提升行业影响力也有好处。
还有分析认为,平安欲建立行业技术标准。昨天下午,中国保信也召开了车险定损云平台的发布会,欲打破保险和汽车之间行业壁垒,解决事故车定损问题。“行业标准将来应该还是由中保信牵头建立,但是不排除民间哪家做得好的东西被采纳。”上述财险人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