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高端医疗险

审时度势 用好险资

10月28日,在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举办的以增长、通胀与债务:探寻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之路为主题的第五届国际论坛上,来自国际著名金融机构的专家们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在目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下,保险资金运用者应更科学谋划和布局,提高保险资产管理核心竞争力。

今年以来,在波动和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险资投资回报和资产保值增值情况不容乐观。中国保监会刚刚公布的1—9月数据显示,保险公司实现资金运用收益1353.8亿元,平均收益率2.7%,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截至9月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5.3万亿元,与二季度末基本持平。

已披露的3家上市保险公司三季报显示,各家保险公司投资严重亏损,投资收入环比最大跌幅超过40%,并且前三季度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不超过5%。

第四季度甚至明年,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从国际来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还比较缓慢、各主要经济体发展态势不平衡,一些国家经济增速低于市场预期。全球通胀压力加大,多数国家物价面临较大上涨压力。欧元区债务危机处于关键时期,欧洲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值得观察,金融危机的演变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政策选择面临考验。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金融正向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CPI开始高位回落,市场流动性略有缓解,但通胀压力仍然存在,地方债务和房地产等问题可能会持续困扰市场和银行业。上述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大保险资产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压力。

正如一位从事保险资产管理的演讲嘉宾在论坛上发言所说:目前,市场上赚钱的是高频操作者,而不是真正投资者。保险资金追求绝对回报,我们要匹配负债,要为保单持有人增加价值,而面临不确定的市场,我们苦恼没有工具。

尽管国际国内形势仍不容乐观,但保险资产管理从业者或许能从监管部门的表态中看到更多希望。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近期一次公开讲话中表示,监管部门将研究适当放开权益类投资的比例管理,增强其灵活性,在风险可控、强化监管的前提下,适度放宽权益类投资的比例限制;将研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着眼于整个金融市场,引入外部机构竞争,进行优质资源配置,将一定比例的保险资金委托外部机构进行投资管理,形成鲶鱼效应,从而尽可能实现保险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还将研究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使其适应寿险业长期资产负债管理匹配的要求。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