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渐近,又是祭祖扫墓、慎终追远的时节。走访发现,生态节地安葬方式正逐渐成为合肥市民安放逝者的新选择,其中,由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在全省率先推出的一系列节地艺术葬则备受关注。
与传统葬式相比,这种节地艺术墓既可以保留逝者骨灰,又大大节省土地资源,特别是,各具特色的艺术化设计与大自然浑然一体,传递着浓厚的人文情怀。另外,节地艺术墓的费用比传统墓穴低很多,还可享受合肥市惠民殡葬政策。
精雕细琢
独特设计尽显人文情怀
3月17日,来到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发现,这里树木葱茏,繁花朵朵,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显得安宁而祥和,一改传统墓园给人肃穆阴沉的印象。来到节地艺术墓区,传统墓园内一排排竖立的墓碑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各具特色的艺术设计。
有的如同航行中的一叶方舟,有的如一座繁花绽放的宅院,有的是一面精美的浮雕或壁画,有的是一座座别致雕塑……方舟、宅院之内,雕塑下方及浮雕的背后,便是一个个安放逝者骨灰的格位。虽然是墓园,却更像是一处处精雕细琢、充满诗意的风景。
这个造型设计像船一样,是我们的泰宁园节地葬区。这里以船形景石营造生命方舟的景观意象,寓意为逝者乘上生命之舟,航行于浩瀚的海洋,永享安宁。大蜀山文化陵园工作人员介绍,泰宁园根据原有的自然地形,打造出一种独特的下沉式混合节地葬。单是这一处园区,就包含三种节地葬式,分别是位于中央的景观葬和花坛葬,以及位于周围的壁葬。
入土为安
保留骨灰又节地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