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电信诈骗手段花样翻新,令人防不胜防。金融安全意识和技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力普及金融知识刻不容缓。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农业银行,对此尤为重视。
为持续推进金融知识普及工作,提高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努力践行社会责任,从9月初开始,全面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和“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
9月开学季,农行湖北省分行联合湖北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天门职业技术学校等10多所学校举办“金融知识进校园”大型宣讲活动,为近万名新同学献上了一道道生动鲜活的金融知识大餐。
在湖北大学,农行湖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朱正罡为上千名新生传授人生理财第一课。朱正罡以金融abc为切入点,图文并茂地讲解了各类金融基础知识,提醒同学要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和金融意识。农行理财师就个人征信、校园毒贷款、电信网络诈骗、银行卡用卡安全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在有奖竞答和扫码抽奖环节,同学们踊跃参加,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强化金融知识学习,防范杜绝金融风险。
9月在汉举办的2016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农行派出多名业务骨干与市民现场交流,推出“以互联网品质生活”为主题系列产品,向公众宣传安全用卡、安全支付、金融网络风险防范措施等网络安全知识,邀请市民体验采用人脸识别、移动通讯等新技术开发的离行式超级柜台,农行展台成为当天人气最高的展厅之一。
农村是我国普惠金融的难点,也是金融服务最薄弱的环节。为了提高农民对金融知识的认识,农行湖北省分行在全辖县域支行部署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通过化繁为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金融知识与服务送到村民身边。
在江夏郑店街农行“金穗惠农通”服务点,农行江夏支行组织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针对“如何识别假币”“如何正确操作转账电话、ATM机、手机银行”“如何警惕电子银行渠道的交易风险”“如何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资金配置”等问题,农行工作人员向来往的客户朋友发放各类宣传折页,并沿街向附近的居民讲解个人贷款、非法集资、防范风险等注意事项。
在黄陂长岭街桃园河村和王家河街玉枝村白家湾宣传点,农行黄陂支行设立宣传展台,开展送金融知识进偏远山区活动,帮助山区老百姓了解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当天,支行各宣传点接待前来咨询客户2000余人,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得到现场客户一致好评,树立了农行良好的服务形象。
据统计,普及金融知识活动期间,农行湖北省分行参与网点946个,参与员工22985人次,累计开展活动1167次,受众消费者数量62.2万人,累计发放宣传材料51.3万份,媒体报道140余次,推送微信文章《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农行在您身边每一天》《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我们在路上》《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个人征信是什么》等30余篇;发送以“普及金融知识进万家”为主题的公益宣传短信、微博近65万条;农行湖北省分行建立“普及金融知识”微信群62个,参与员工12892人,向客户及朋友圈转发普及金融知识近10万余次,消费者受众数量300余万人。
创新人性服务 关爱特殊群体
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内容,特殊消费者群体金融服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行湖北省分行努力探索为特殊消费者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方式方法,从改进金融服务和履行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对外积极宣传“普惠金融”知识,对内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流程,消除服务死角,延伸服务触角,以实际行动落实措施,切实改进特殊消费者群体金融服务,向公众展示了农行良好的社会形象。
在规章制定环节,该行在确保业务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针对老弱、残疾、病重等客户制定特殊的业务处理流程和风险控制措施。例如,提供柜台延伸服务,针对老弱病残孕群体及由于出国、意外事件等原因无法亲自办理业务的消费者,采取影音录像等形式提供上门服务,还为异地客户提供见证服务。
在网点建设方面,农行湖北省分行为特殊消费者群体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的客户,统筹规划无障碍通道建设,设立无障碍标识等助残设施和引导服务标识,在门口设置扶手护栏,让使用轮椅的客户和盲人安全出入银行,部分网点还为行动不便的客户准备了专用轮椅。
持续细化、深化服务特殊群体的能力,如今,在农行湖北省分行的很多网点,柜台已增设盲人键盘、盲文模版,配备专门供残疾客户使用的密码器,还在明显位置公示求助电话和安放呼叫按钮。个别网点还增设有语音提示功能的验钞机和助盲卡,为盲人客户提供必要的信息提示。此外,网点提供的便民箱还为老年人配备不同度数的老花镜,为怀抱婴儿的客户准备了婴儿车,怀孕妇女也有专门的爱心座椅可以使用。
农行湖北省分行在“金融知识普及月”期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引导残障人正确运用金融知识,增强风险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该行组织业务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富有爱心的工作人员,进入鄂州市新南方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三峡布耐德健康养生会所等多家残疾人聚集的企业,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张贴金融知识海报、摆放宣传折页等方式,向企业残疾员工讲解安全用卡、防电信诈骗、防非法集资和防范假币等知识,并现场为残疾人员工建立了金融服务微信群,方便随时为他们解答疑难问题,受到残疾人朋友的热烈欢迎。
提升客户体验,体现人文关怀,湖北各地农行网点积极行动,以更优质的银行服务惠及广大金融消费者。在荆州监利红城乡福利院,农行员工就存款利率、假钞识别、防范电话和网络诈骗等内容,向爹爹婆婆们耐心解答。在利川火车站、腾龙风景区,梨园支行员工围绕“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远离非法集资”等宣传主题普及金融知识,通过与客户分享身边案例、金融知识问答、赠送互动小礼品等方式提升群众参与度,扩大活动影响力和覆盖面,得到了当地监管部门和少数民族客户的称赞。
构建“四位一体”践行普惠金融
去年2月,湖北银监局、省政府金融办和省综治办联合出台金融服务网格化工作方案,提出依托“互联网+”加快推进金融服务网格化,用3年时间搭建金融服务网格化体系。
为最大限度满足广大金融消费者日益提升的金融需求,切实提高金融消费者的满意度,农行湖北省分行努力践行普惠金融,创新推进金融服务网络化建设,初步建立起以物理网点为骨干、以“智慧银行”为补充、以“金穗惠农通、E农管家”为支点、以移动金融为延伸的“四位一体”服务三农网络,实现物理网点和虚拟网点全方位跟进、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多维度融合,打造现代、精细、高效的金融服务模式。
一是以物理网点为骨干,进一步完善功能,优化布局,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对615个网点按不同权限下放了资产业务营销、办贷等功能,在295个农村网点设立了三农服务专区。全行自助设备达到6000多台。
二是以智慧银行为补充,填补城乡空白,提供智能服务,扩大普惠金融辐射面。自2014年9月推广乡镇“智慧银行”以来,目前,农行湖北省分行已在空白网点乡镇开设“智慧银行”236家。这种集新型超级柜台和传统自助设备等多种服务载体于一身的综合型自助服务渠道,具备物理网点90%以上的功能,其智能化、自助化、快捷化、高效化的特点,深受广大客户好评。
三是以金穗惠农通、E农管家为支点,实现村组全覆盖,为农村居民提供“足不出村”的金融服务。2683万张惠农卡,3.4万个“金穗惠农通”服务点,覆盖全省95%的行政村……一个个金穗惠农通服务点,成为“农民家门口的小银行”。契合“互联网+”时代潮流,农行湖北省分行积极推动“金穗惠农通”工程与电子商务对接,创新研发推广首个三农电商平台——“E农管家”。该平台淬炼惠农商城、企业商城、个人商城、惠农金融、农产品上行等七大功能,构建集电商、金融、消费于一体的三农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目前,“E农管家”已实现湖北省69个县域全覆盖,链接合作上线四级客户达12.5万户,平台商户累计交易量突破680多亿元。
四是以移动金融为延伸,加快产品创新,提供线上、线下全程全方位金融服务。黄金网上购,理财随时买,在线查明细,缴费不出门……近年来,农行湖北省分行大力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移动金融产品,使得荆楚百姓“坐享”便利。截至今年10月末,该行掌上银行客户数已突破515万。
持续发展,须以责任为本;基业长青,当以民生为念。农行湖北省分行将继续肩负服务“三农”的责任担当,围绕普惠金融理念持续创新,为加快实现全省金融服务网格化助力,为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