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保险销售员

王复生:以笔为枪的热血革命者

“访毛润之言:‘湘人于张敬尧誓不两立……’与吾意同。”2月18日,王复生还与辅社成员一起,在陶然亭为毛泽东回湖南饯行,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王复生与邓中夏、罗章龙等19名北大学生,以青年人特有的朝气,怀着敢为天下先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激情,在中央公园来雨轩聚会,讨论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这批在中国首先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北大学生,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大多数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0年冬,王复生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4月24日,王复生参加在北大举行的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五次大会,在会上与罗章龙等7人一起被推选为“五一”运动委员会成员,组织工人举行纪念活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王复生于同年秋天加入了共产党。曾经立志于当学者著书立说的王复生,自觉地在时代的选择中挑起救国的重担,接受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入了革命者的行列。

  入党后,王复生奔走于北京、天津等地,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工人运动尽心尽力。并前往陕西、陕北开展建党建团工作。王复生也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了云南,引领两个弟弟王德三、王馨廷走上革命道路,被誉为“一门三杰”。

  

  1926年,北京群众十万余人集会,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卖国行径,遭军警镇压,造成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王复生等组织新滇社成员和云南进步学生,参加了示威游行。1927年初,在国共合作的形势下,受党组织的派遣,王复生回云南主持建立了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的国民党云南省临时党部,积极配合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云南省政府出动大批军警,查封了云南国民党左派党部及团体,逮捕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并将王复生、李鑫等6人指控为“赤化乱党要犯”监禁起来,电示蒋介石政府批准杀掉。在中共云南党组织发动社会各界请愿,要求保障人权、释放被捕人员的社会压力下,王复生等人才得以释放出狱。

  出狱后,即在乡下养病,身体稍恢复便到上海找党组织接受新任务。1928年6月,王复生夫妇由上海到达哈尔滨,经云南籍共产党员楚图南的介绍,化名王甄海,先后到哈尔滨第一中学、第三中学任教,开展革命活动。王复生与楚图南一起在青年学生中开展革命宣传,组织进步社团的活动,引起国民党哈尔滨特区当局的注视,他被迫转移到齐齐哈尔。据《中国共产党齐齐哈尔史》中记载,王复生是到齐齐哈尔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二位共产党员。在他之前三个多月的1928年8月3日,当时的中共满洲临时省委,抽调中共东满特委、柳河县支部成员孙佐民到齐齐哈尔第五中学以训育主任的公开身份,秘密从事党团组织工作和反帝斗争。10月,孙佐民离开齐齐哈尔到吉林延吉工作。王复生到达齐齐哈尔后,通过市电报局局长王迪之亲属介绍,到该局当秘书。不久,受北京大学同学、时任黑龙江省《民报》社长常秉彝的聘请,任《民报》主笔。王复生通过报纸社论及副刊文章,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宣传,用合法手段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时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的马占山,在泰来江桥打响了武装抗日的第一枪。遵照党组织的布置,王复生担任了与抗日武装力量马占山部的联络工作。由于敌众我寡,没有后援,加上装备简陋,伤亡甚大,鏖战了半个月,挫败日军多次进攻,至11月18日,打死打伤日伪军四千余人后,于21日,马占山部退至海伦,后撤至黑河。此间,王复生奔走于黑河、三江口一带,与苏联驻黑河领事馆和远东第三共产国际取得了联系,帮助马占山部解决了粮食和武器弹药困难问题。马占山部抗日武装遭受挫折后,王复生由黑河历尽艰险徒步绕返齐齐哈尔,继续进行抗日活动。

  1934年11月,王复生通过社会关系就任伪满黑龙江省《民报》社长兼总编辑。他与共产党员金剑啸等利用报纸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宣传。此外,还在报社内外组织漪澜读书会、同仁会、人生改善会、经济研究会等群众团体,组织抗日活动。以王复生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团结爱国志士和各界人民,以沦陷时期齐齐哈尔唯一的一张中文报纸《黑龙江民报》为主要阵地,把日伪省政权的机关报变为宣传抗日,播撒革命火种的阵地,把手中的笔变成与敌人搏斗的匕首和刀枪,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为了扩大抗日统一战线,王复生等频繁地与关心国家命运和民族存亡的伪黑龙江省教育厅长王宾章接触,共同探讨抗日救国的道路,并得到了他的鼎力帮助。王宾章是一位有强烈民族正义感的国民党党员,曾先后五次秘密向王复生提供抗日活动经费。

  王复生在担任社长三年中,利用自己合法身份,通过接触伪满洲省府高层机密的机会,搜集了许多战略价值很高的情报资料,为党组织决策提供了依据,为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一系列以《黑龙江民报》为阵地的爱国反日活动,引起日伪当局的警惕,他们通过跟踪、监视等手段,对黑龙江民报社进行了深入调查,很快便决定展开大规模逮捕行动。1936年6月13日,日伪以“整顿社会治安”为借口,出动大批军警宪特,在齐齐哈尔、哈尔滨、海拉尔、博克图、牡丹江等地进行搜捕。黑龙江民报社为行动重点,王复生、金剑啸及几乎全体采编人员和主要职员尽入虎口。这就是震惊东北的“六·一三”事件,也称为“黑龙江民报事件”。

  王复生被捕后,日本宪兵队为逼供出齐齐哈尔党组织及抗日活动情况,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刑讯达18次之多,使用了灌凉水、压杆子、上大挂、夹手指等酷刑。他的胸骨、肘骨、肋骨、腿骨全都被打断,气息奄奄,但王复生始终严守着党的机密。后被定为“齐齐哈尔共产党案件”,经日本关东军宪兵司令部批准,伪满第三军管区军法处对王复生以“宣传赤化”的“思想犯”、“政治犯”等罪名悍然宣判王复生死刑。最终,日伪妄图以《黑龙江民报》为突破口,一举摧毁齐齐哈尔反满抗日力量,并破获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愿望没有实现。

  在抱定为共产主义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身的王复生面前,酷刑只能摧毁身体,却丝毫改变不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忠贞。王复生在临行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乡亲们望着他身上累累伤痕,斑斑血迹,不禁潸然泪下,王复生深情地说:“不要为我难过,革命总要流血的,但是血不会白流的!”王复生昂首怒视周围的日寇,用嘶哑的声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1936年8月15日,王复生被日本宪兵杀害于齐齐哈尔北部的大江坝,时年40岁。

  今天,我们能找到的王复生最清晰的影像,依然目光如炬,坚定倔强,黑暗岁月的热血革命者,以笔为枪的不屈报人,壮烈牺牲于凶残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为他所信仰的神圣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鲜血和生命在齐齐哈尔人民抗日斗争的史册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添加到通讯录
  • 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选择识别二维码

    即可保存到通讯录!

    关 闭

    你好,这是我的微名片!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