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个日日夜夜、风雨同舟,坚韧刚毅的泉城人,以壮士断腕之气魄打赢了创城之战。铭记初心,珍惜成果,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在2018年省会、副省级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实现走在前列的目标,这是总揽城市发展全局、顺应市民群众期待作出的战略定位。
创城迎评攻坚战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当前,我市已进入创城迎评工作倒计时,守城集结号已吹响,在这最关键的攻坚冲刺阶段,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社区以及广大群众、志愿者积极行动起来,认真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迎评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再发力,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坚韧不拔的斗志,全力冲刺、奋力攻坚,坚决打赢这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战役。
推动四个坚持 实现创建能力全面提档升级
文明城市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创城不易,守城更难。今年乃至今后几年,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我市综合竞争力、人文魅力、发展活力,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为此,市文明办提出打造1+346工作体系,即一个指导思想,三年行动计划网格化、精细化、智慧化、法制化四位一体的体制机制以及从战时到平时、从粗放到精细、从党政到全民、从城区到全域、从倡导到法治、从文明城市到城市文明的六个转变,努力实现新时代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的目标任务。
具体措施方面,市文明办持续推动四个坚持,努力实现我市创建能力的全面提档升级。
坚持为民导向,不断提高市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思想,把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变为长效持久城市更新,把创建任务落实为惠及群众、引领群众的实事好事,把创建过程转化为动员发动群众、教育引领群众的过程。
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推进整治提升。深入开展文明出行专项行动,以整治交通秩序差、车辆乱停放等顽疾为突破,持续开展我爱泉城文明出行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重拳实施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强力推进路口革命,打造了路口文明的济南模式。大力推进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打造旅游啄木鸟品牌。大力开展公益广告整治提升,专题研究、专门规划、专项部署。
坚持责任导向,打造全链条责任落实体系。及时有力的督导,奖惩分明的考核,是推动任务落实的有效手段。市文明办继续开展定期考核与第三方专项测评,实施三位一体督查问责,综合运用职能监督、考评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实现监督检查广度更宽、效率更高、奖惩严格,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促进各项创建任务有效落实。
坚持制度导向,构筑长效常态创建工作机制。把长效常态的制度建设牢牢抓在手上,重点建立完善各方参与、责任清晰、全面覆盖、上下联动的网格化管理机制,真正做到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建好文明城市建设管理大数据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提升创建工作智慧化水平。用好精神文明建设智库,借鉴前沿理论,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全力推行《济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为鼓励倡导文明行为、管理约束不文明行为提供综合法律依据,为社会树立起文明标尺,让精神文明建设有法可依,真正形成科学高效的四位一体创建工作机制。
上下多级联动网格化管理 确保全面创建无死角
余晓丹是历下区师东新村的居民,创城以来,她所住的居民楼恼人小广告不见了;她上班必经山师东路,此处拆违后,道路拓宽了,两侧也变身成为绿色长廊;她经常路过历山路和经十路交叉口,那里也没有行人闯红灯现象,每每看到交通志愿者维持秩序她都在心里默默为他们加油点赞……她说,创城让她的生活更美好了。
这是一位普通市民实实在在的感受,而这背后,是区、街道、社区多级联动,一竿子插到底,层层压实责任的工作方法取得的成果,更是我市创城以及守城过程中制胜的法宝。
在这场创城迎评攻坚战中,各区设立工作组,将辖区划分为网格,挂图作战,构建全覆盖创城模式。不仅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干部负责包联街道,还有区直部门包挂社区和社区干部分区包干。从而形成了网格分块管理、项目实施推进、结对协同共建的格局,逐渐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各方参与,上下联动、组团包干的文明城市创建管理模式。
层层结网,网住的是薄弱环节,网住的是实事,网住的是死角,对损害城市形象、影响城市功能的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对社区卫生死角、楼道牛皮癣等细节问题,加大整治力度。网上有格,格中有点,点上有事,事上有人,人上有责的创建格局已经形成。
历城区东风街道针对不同的测评项目和点位,逐个制订整改方案,制定《东风街道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专门的督导组,及时发现各类问题,督办问题解决。对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社区实行书记、主任问责制;历下区趵突泉街道开展共享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