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广州企业走进非洲—塞内加尔、埃塞俄比亚投资环境推介会在广州成功举行。15日,各大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具体如下:
一、广州日报
非洲投资推介会在穗举办
广州日报讯 昨天,由市商务委主办的“广州企业走进非洲——塞内加尔、埃塞俄比亚投资环境推介会”在穗举行,鼓励本土企业走出去,中非基金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代表、广州市有意向投资非洲企业代表近100人参加了会议。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广州市副市长王东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上,王东副市长介绍了广州与塞内加尔、埃塞俄比亚乃至整个非洲市场的经贸合作情况等,并鼓励广州企业充分争取中非基金、中信保等金融机构的支持,将广州与非洲国家的经贸合作推上新的台阶。
二、南方日报
陈建华鼓励企业抓住机遇进军非洲
林毅夫指出广州应充分利用中非资源禀赋互补优势
“内需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经济发展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尤其是拥有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广州更应该紧抓国际资本流动、中非资源禀赋互补等机遇,充分利用非洲劳动成本低、资源丰富、低成本进入欧洲市场等优势,实施投资非洲战略、拓展全球市场。”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
南方日报讯 14日上午,市长陈建华在广州大厦会见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塞内加尔驻华大使阿卜杜拉耶·法勒、埃塞俄比亚驻穗总领事馆副总领事阿布杜热尔曼·吉玛尔一行。陈建华与在座嘉宾共同探讨了目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以及广州与非洲的经贸合作,他指出,广州企业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稳妥、有序、大胆地“走出去”,拓展全球市场,打造广州本土的大中型跨国企业集团。
随后,由广州市商务委主办的“广州企业走进非洲——塞内加尔、埃塞俄比亚投资环境推介会”在广州大厦举行。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副市长王东、塞内加尔驻华大使阿卜杜拉耶·法勒、埃塞俄比亚驻穗总领事馆副总领事阿布杜热尔曼·吉玛尔等出席会议并致辞。中非基金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代表、广州市各区商务部门负责人及市内有意向投资非洲企业代表近100人参加了会议。
王东向与会领导嘉宾介绍了广州与塞内加尔、埃塞俄比亚乃至整个非洲市场的经贸合作情况等,并鼓励广州企业充分争取中非基金、中信保等金融机构的支持,赴塞、埃两国投资设厂、建设营销网络、开发能源资源、承包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并期望双方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加强合作,从两国进口更多优质的农产品、矿产品,并把更多的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广州广货”出口到非洲市场,将广州与非洲国家的经贸合作推上新的台阶。
林毅夫在主旨演讲中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指出内需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经济发展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尤其是拥有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广州更应该紧抓国际资本流动、中非资源禀赋互补等机遇,充分利用非洲劳动成本低、资源丰富、低成本进入欧洲市场等优势,实施投资非洲战略、拓展全球市场。
会后,塞内加尔驻华大使阿卜杜拉耶·法勒、塞内加尔投资与大项目促进局副局长艾达迪高·瓦纳、埃塞俄比亚驻穗总领事馆副总领事阿布杜热尔曼·吉玛尔、中非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经理刘建国、中信保广东分公司业务处副处长关松涛等人分别向与会企业介绍了两国投资营商环境及税收、金融、外汇等优惠政策。与会企业还就相关问题与林毅夫等与会嘉宾进行了互动交流。
三、南方日报
掘金非洲,穗企在路上
与非洲紧密交流的广州,对非贸易、对非投资已经成为热词。记者了解到,早前,广州市领导以及商务委负责人分别出访非洲国家,仅在埃塞俄比亚,就有广州企业与33家埃塞企业对接洽谈。
据广州商务委统计,2014年,广州市对非洲进出口总额95.4亿美元,增长52.5%;其中出口57.6亿美元,增长83.9%;进口37.7亿美元,增长20.9%。2014年,广州企业对非洲投资项目9个,同比增长12.5%;中方协议投资额7.0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倍。
广州“面孔”频现非洲市场
刚刚获得中非基金融资的倬亿国际正在迅速布局。董事长陈秀霞早在7月底赶往非洲,按照计划她先从广州飞英国,然后到尼日利亚、南非、坦桑尼亚、阿尔及利亚。几乎跑遍整个非洲的她,需要在当地待到10月份才能回国。自非洲贸易红火起来后,她就像个“空中飞人”。
倬亿国际是一家普通的中非贸易公司,坐落在客村。从2000年开始,陈秀霞就开始了非洲市场的开拓之旅,贸易遍布西非和东非。至今对非贸易15年,倬亿从小公司一步步走到初具规模。从2006年开始,该公司转型品牌推广,自主设计和营销,把倬亿的品牌产品送到非洲市场。据透露,现时倬亿在非洲贸易额达到1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20%。
番禺一家不愿具名的贸易公司总经理何先生表示,他们从事中非瓷砖贸易已经9年,他和另外两名伙伴闯荡非洲需要“轮岗”,每年一半的时间在非洲开拓,他们倾向选择有英联邦历史背景的国家开展贸易。他说,穗非贸易在2011年后出现井喷,该公司至今仍维持在30%的年增幅。
何先生说,得益于中国援建非洲项目的带动,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出现在非洲大陆。据其透露,仅仅在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家的首都集市,来自广州的“面孔”不在少数。
成本比较优势引穗企投资
目前倬亿国际已发展成为一家成功运营“TAJ太子”打火机,“LONTOR郎特”光电产品,“LOCELL”电池,“LANTOS”糖果等以生活消费品类品牌经营为特色的企业,并在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持续保持80%的市场占有率。近两年,倬亿国际还做中国品牌代理,发挥渠道优势和市场营销优势,把“广汽传祺”汽车、“格力空调”等国内一流品牌产品引入非洲国家市场。
陈秀霞说,由于代理国内大品牌在非洲的经销权,产品能够在非洲占到一席之地,下一步计划在当地投资设厂。“我们不是自己干,而是和大品牌联手,选定非洲几个国家一同铺开。”她分析,非洲工人月薪只是50至80美元,仅为国内用工成本的1/10,土地和资源成本相对较低,这对于制造业而言非常关键,而与之对应的是,非洲当地超过10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光非洲经济第一大国尼日利亚,GDP总量最大,人口超1亿,本身就是一个适合发展制造业的基地。”她说。
穗非贸易或赶超中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贸易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分析,根据近几年数据,穗非贸易主要是从小额贸易开始,以在穗非洲商人拉动,用快递、包裹或自带的形式把“中国制造”送到非洲。广州是华南商贸、物流中心,身后的轻工制造产业链非常完整,所以十分适合小额贸易的发展。
近年由于大型企业的注入,穗非贸易走向规模化,穗非贸易的增速也相当明显,平均每年达到30%左右。尽管非洲贸易的增长迅猛,但其总量较小,广州对外贸易“三驾马车”美国、欧盟、日本的格局不变。在新兴市场中,非洲的占比加大,未来几年广州和非洲的贸易可能超过和中东的贸易总值。陈万灵说,从前,对非投资多是国家主导的资源性项目或者大型基础设备工程,现在对非投资开始看到了民企的身影,这是新的变化。他表示,非洲市场虽然商机无限,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不确定因素下,企业要找到市场,需要狠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