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全市共1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6人获评安徽好人,当选数量在全省遥遥领先,双双位居全省第一。
■2018年以来,我市组织开展了第十批圆梦微心愿爱心志愿服务行动。截至目前,10次市级圆梦微心愿爱心志愿服务行动共为582位许愿人圆了微心愿,圆梦总价值约42万元。
■我市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四季行主题活动,去年全市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200余次,推动全市志愿服务常态化。
■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多部门发布的2018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中,我市四个先进典型入选,是全省唯一大满贯入选城市,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文明创建,永远都是进行时,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2017年,我市蝉联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成功荣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巢湖市获评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对于合肥而言,这一成绩的取得实现了由第四届文明城市的破冰之旅,到第五届文明城市的品质之旅,而今迈向了第六轮全国文明城市的提升之旅。
2018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的开局之年,在昨日中央文明办公布的2018年度省会城市和地级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首轮测评情况中,合肥在28个省会全国文明城市比拼中,拿到了排名第7的好成绩,受到通报表扬。
文明无止境,创建不止步。去年以来,我市围绕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目标,着力巩固文明城市建设成果,持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社会风气更加向善向美,城市文明之美愈发彰显。
坚持高位推动
创新开展6+3项整治提升行动
去年以来,按照继续在‘提质、提速、提品、提效上下足‘绣花功夫要求,我市进一步拉高工作标杆,继续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城市管理提升年和三线三边环境整治等行动,充分发挥 周督查、月调度和行走合肥的高位推动作用,建立各县区党政负责人包联责任制。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双月测评和三线三边考评,着力巩固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针对我市文明城市创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去年,我市在全国创新开展6+3项整治提升行动,对标公民道德、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服务、公共文化、公共关系等六大要素,推进市民素质、交通秩序、集贸市场、居民小区、沿街环境、背街小巷六大提升行动和乱发小广告、不文明养犬、共享单车三大整治行动,着力解决了一批创建老大难问题,实现了市民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的双提升。
与此同时,针对非法散发小广告这一城市顽疾,我市研究制定了非法小广告整治实施方案,开展非法小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对主要交通路口、宾馆酒店、商业大街、公共停车场等重点场所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打击态势,厘清《广告法》中涉及的未经业主同意在居民小区和车辆上散发小广告行为的相关处罚主体,建立全链条查处和停机机制,铲除小广告的生存土壤,让城市人居环境不断得以改善。
强化问题导向
推进移风易俗深化城乡文明创建
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是深化城乡文明创建的重要抓手。
去年以来,我市通过加强基层党建、改善村容村貌、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挖掘培育乡贤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多种形式,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每年随着高考成绩的揭晓,升学宴谢师宴等便开始大操大办起来。去年8月,我市在合肥八中举行拒绝升学宴谢师宴倡议活动启动仪式,向全社会印发《关于开展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 抵制大操大办升学宴谢师宴的通知》,倡导全市广大师生以集体庆贺的方式回报师恩、弘扬新风,争做勤俭节约的践行者、文明新风的推动者。这是我市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重要部署的系列活动之一,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去年,我市还印发了《全市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指导意见》,发布了《合肥市移风易俗八项行动标准》,鼓励各地创新举措,扎实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包公家宴等相关举措受到中纪委网站肯定,我市形成了一系列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移风易俗经验。
突出示范引领
中国好人安徽好人入选数全省双第一
2019年1月,由我市承办的2018年12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成功举行。一直以来,我市十分重视身边好人选树推广工作,持续推进我志愿做个好人主题活动,让好人故事传遍千家万户,让好人文化滋养城市气质,让好人精神鼓舞奋斗初心。
据悉, 2018年度,全市共1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6人获评安徽好人,当选数量在全省遥遥领先,双双位居全省第一。为让好人精神发扬光大,2018年,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开展道德模范、中国好人进校园活动,让好人精神走进校园,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向上向善、孝老爱亲,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市民文明素质是一个城市文明形象的集中体现。去年以来,我市持续开展公共文明行为引导行动,举办了全市当好东道主 展示新形象 做新时代文明有礼合肥人演讲比赛。狠抓公益广告宣传,在全市拆除一批破旧公益广告,按照城市建设管理提质、提速、提品、提效的要求,打造了一批铁雕、彩绘等公益广告精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着力打造无商业广告街区,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教育。同时,在全市范围评选产生合肥市首批文明校园35个和新时代好少年40名,着力培养未成年人健康向上阳光心态。
抓好典型培育
推动志愿服务常态长效
让社区空巢老人、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免费午餐和送餐服务;在三无小区打造社区党员志愿巡逻队,开展小区治安巡逻、环境卫生清理等美化环境志愿服务活动……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创新发展,2018年6月,我市在瑶海区明光路街道打造了全省首家街道级志愿服务中心示范点,中心积极探索党建+志愿服务+社会治理新模式,让老百姓在享受贴心暖心的服务中提升思想、转变行动,积极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助推社会治理向纵深发展。
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生动的实践,也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除了抓好志愿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去年以来,我市还组织开展了第十批圆梦微心愿爱心志愿服务行动。截至目前,10次市级圆梦微心愿爱心志愿服务行动,共为582位许愿人圆了微心愿,圆梦总价值约42万元。此外,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四季行主题活动,去年全市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200余次,推动全市志愿服务常态化。
在抓好志愿服务典型培育方面,去年以来,全市共评选出269个市级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多部门发布的2018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中,我市推报的8个候选先进典型中有4个入选,是全省唯一大满贯入选城市,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本报 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