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五成的投资、超七成的税收、超九成的市场主体……合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营企业贡献巨大。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我市既在政策支持上精准施策,又在减税降费上不遗余力,在服务保障上全力推进。从昨天召开的合肥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获悉,我市即将印发《关于大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十条政策干货满满,全市民营经济迎来发展新春天。
高擎发展大旗民营企业贡献大
在落户合肥的第六个年头,2018年联宝科技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2019年新年伊始,通威太阳能合肥二期2.3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投产在即,8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开工……
民营企业的快速高效发展为合肥注入强劲动力。据介绍,截至去年底,合肥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市超过1/2国内生产总值,超1/2的投资总量,超七成的税收。
在吸纳就业人口、新增市场主体等方面,民营企业也是主力军。据统计,截至2018年末,在作为全市经济重要支柱的工业领域,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2003户,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87.6%;38家在肥民营企业跻身全省民企百强俱乐部。民营经济吸纳就业人数占比已超过七成,新增就业的八成都集中在民营企业。不论是城乡建设、公共服务、商贸物流等,都可以看到民营企业发挥作用。2018年,合肥每天新登记市场主体近550家,其中97.6%是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常住人口计算,目前每10个合肥人中就有一个民营企业老板。
在创新创造方面,民营企业也展现了强大的研发能力。目前,合肥平均每天诞生约1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还有一些是隐形冠军、小巨人或独角兽潜质的企业。全市民营企业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617个。
扶持政策叠加释放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我市持续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早在2013年,我市就以人大立法形式出台了《合肥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这是全国首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让民营经济发展有了刚性的法治保障。此后,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18条,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8条等一系列文件政策相继出台,更是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焕发勃勃生机。去年,我市又出台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实施意见,进一步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发展等政策,为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更为良好的环境。
据了解,我市即将印发的《关于大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再加一把火。值得注意的是,政策高度关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10条政策中5条政策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集中解决融资难题。其中,首次设立10亿元民营企业纾困专项基金,通过金融产品等渠道,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向符合合肥市产业导向、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聚财,也聚人。政策还鼓励民营企业大力引进人才,对入职民营企业的引进人才,可平等享受合肥市的各种机制和优惠政策。其中,民营企业引进年薪达50万~150万元科技人才可按规定申报补助,最高可获得人才年薪10%补助,该补助将专项用于企业科技研发;对合肥民营中小微企业聘用的符合条件的急需紧缺人才,三年内按照人才类型以每月3000元、2000元标准给予生活补贴,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落户、租房补贴、购房、创业扶持等综合服务。 ·本报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