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经典人生寓言
1、赶考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躺在一张床上却背靠背。
秀才第二天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躺在一张床上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
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我也会解梦。我倒觉得,你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表妹躺在床上背靠背,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
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寓言启示录: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2、鹦鹉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着: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200元。另一只鹦鹉前标着: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400元。该买哪只呢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牙的鹦鹉,标价800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这只鹦鹉又老又丑,怎么会值这个价钱呢店主回答:因为它是另外两只鹦鹉的老板。
寓言启示录: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得信任、珍惜和放弃,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提升自己的身价。
3、金人
古代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进贡的人很不厚道,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请来珠宝匠称重量、看做工,结果三个金人一模一样。最后,有一位老臣说他有办法。老臣拿着三根稻草,先是拿一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稻草从另一个耳朵出来了。第二根稻草从嘴巴里掉出来,第三根稻草掉进了肚子。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连称答案正确。
寓言启示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4、气味
一只鸽子老是不断地搬家。它觉得,每次新窝住了没多久,就有一种浓烈的怪味,让它喘不上气来,不得已只好一直搬家。它觉得很困扰,于是它跟老鸽子诉苦。老鸽子说:“你搬家根本没有用,因为怪味不是从窝里发出来的,而是你自己身上的味道啊。”
寓言启示录:与团队格格不入,问题来自于自己!
5、选择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称可以满足他们一个愿望。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电话。三年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励志故事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抱着一个孩子,女子领着一个孩子,她的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孩子。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轿车!”
寓言启示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
6、老虎
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大老虎。A赶紧从背后取下一双轻便的运动鞋换上。B急死了,骂道:“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A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寓言启示录:二十一世纪,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
7、鞋带儿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学生告诉他鞋带儿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学生转身后,他又蹲下来将鞋带儿松开。别人不解。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儿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他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儿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积极性。”
寓言启示录:人一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要懂得抓重点,才是真正的人才。
一个人的学历只能代表过去,一个人的财富和地位只能代表现在,而一个人的学习力才能决定将来。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我是一个想法积极愿意努力学习的人,一定能让您和我的未来都辉煌美好!
分页:123
关于勤奋学习的故事 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
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
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他成了着名的大思想家。
张衡,字平子,是我国东汉时期着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他的出生地在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县的石桥镇。他的祖父张堪做过太守,为官清廉。父亲早逝,因此张衡家里很贫穷。张衡从小就勤奋好学,加上天资聪颖,很早就闻名乡里。据史书记载,他10岁时就“能五经贯六艺”,过目成诵。他兴趣很广泛,常常涉猎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而且写得一手好辞赋。一天,张衡从一本诗集里读到四句诗,描述了北斗星在各个季节傍晚时的变化:“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他觉得这太有意思了。天上的繁星闪烁,有的像箕,有的像斗,有的像狗,又有的像熊,它们的运行义各有怎样的规律呢这简直是太美妙了。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着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分页:123
破烂点亮人生
文/周礼
曾经他与城市里众多拾荒者一样,每天戴着一个破草帽,提着一个蛇皮口袋,早出晚归,走街串巷,专门捡拾别人丢弃的饮料瓶。一天下来,累得精疲力竭,而赚来的钱却只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这样的日子让人很不是滋味。当然,他也想过做点别的事情,让家人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可是他一没文化,二没技术,除了捡破烂,又能干什么呢
那天,他和往常一样来到大街上,四处搜寻着目标。他的运气相当不错,除收获了不少矿泉水瓶外,还捡到几个易拉罐。他心想,这么漂亮的罐子,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吧,谁知到废品收购站一问,才几分钱一个。顿时,他感到十分沮丧,怎么也想不通,质量和外观如此好的罐子,竟然只值这儿点钱!他有些舍不得,也有些不甘心,于是,回到家里,他将其中一个易拉罐剪成碎片,然后熔化成一块指甲大小的银灰色金属。尽管这种金属看上去还不错,但他不知道是铁的,还是铝的,也不清楚值不值钱。
为了弄清易拉罐到底是用什么材质制成的,他将那一小块金属送到了沈阳市检验中心进行化验。出乎意料的是,这种金属竟是一种贵重的镁铝合金,市场价格大约在每吨1.4万元至1.8万元之间。
尽管这次检验花去了他600多块钱,相当于半个月的收入,但他依然十分高兴。在回来的路上,他心里默默地盘算着,一个空易拉罐大约重18.5克,一吨大约有5.4万个,如果直接拿去卖,只能卖两千多元钱,而熔化后却能卖到一万四千元左右,两者的价格相差六七倍。既然如此,何不将收来的易拉罐熔成金属,然后再拿到市场上去卖呢这样一个易拉罐就能赚好几角。
瞄准商机后,他说干就干,立刻去银行货了一笔款,建了一个专门熔炼易拉罐的金属加工厂。为了收购到足够多的易拉罐,他不仅与之前那些同行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还将价格提高了近两倍。大家见有利可图,纷纷把货送到他那儿来。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工厂就生产出了两百多吨铝锭,利润高达几十万元,不但还清了货款,还盈余不少。
就这样,他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就从一个普通的拾荒者华丽地转身为一个身价数百万的企业老板。他就是有着“破烂王”之称的王洪怀,凭借独到的眼光和营销智慧,王洪怀实现了别人想也不敢想的财富梦想。
原来,有一种成功叫做另辟蹊径,面对一个普通的易拉罐,有人看到的只是生活的无奈,只是几分钱的利润,而有的人却能从中窥见财富影子,并将它紧紧地抓住。王洪怀的成功告诉我们,商机无处不在,奇迹无处不在,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敢于尝试,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即便给你一块贫瘠的土地,你也能让它开满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