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港始建于公元前332年,是古代欧洲与东方贸易的中心和文化交流的枢纽。托勒密王朝期间,亚历山大成为埃及王国的首都和古希腊文化圈内规模最大的城市,其规模和财富在西方古代史中仅次于罗马。
埃及还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城市。宋末至元代,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与中国泉州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
如今,亚历山大是著名的棉花生产基地,也是埃及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造船、化肥、炼油等临港工业亦很发达。据统计,埃及全国50%的进口货物要经过亚历山大港,80%的运输公司在亚历山大港从事经营活动。
宁波是背靠长三角的东方大港,经历千年沉浮后再度走入全球视野,宁波舟山港去年收获全年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四的耀眼成绩;亚历山大港是宋末元初的“世界第一大港”,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却随着埃及经济的趋冷逐渐失去往日华彩,如今正缓慢转身,探索重新崛起的方式。
两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港,如何借着全球化的东风完成跨越万里的牵手,在经贸领域实现合作共赢
现状:
贸易萎靡,缓慢转身
自2016年11月埃及实行货币浮动汇率以来,埃镑遭遇大幅贬值,对美元汇率从1:8.9暴跌至如今的1:18,通货膨胀率超过30%,埃及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